元朝,一個北方遊牧民族——蒙古——在中原建立的國家,由於始終保持著本族習俗,又吸收了宋、遼、金、佛教、道教等文化,所以它的樂舞也跳脫漢族傳統,獨具風格,充滿了神秘氛圍與民族色彩。
蒙古族本身能歌善舞,又常年生活在遼闊草原上,所以跳起舞來也豪邁奔放、雄渾威猛,《踏歌》、《白翎雀》和《倒喇》,是其中頗有代表性的三支舞蹈。
《踏歌》,一種古老的集體圓圈舞,早先的蒙古人是繞樹而舞,後來變成在空地上舉行。男女青年在皎潔的月光下、花開的草原上,手拉手圍成一圈,通常由一位老太太領舞和領唱,然後大家一邊從左向右慢慢移動,一邊唱著悠揚的歌曲,過一會兒,舞者互相靠攏,加速移動和歌唱,氣氛越來越熱烈歡愉,幾乎要把雜草踏爛,地皮踏破了。即使後來進入中原,在巍峨的殿堂裡、盛大的宴會上,他們仍舊《踏歌》不停,元末明初文人陶宗儀在《輟耕錄》裡記載了宮殿裡的《踏歌》︰「玉液淋漓萬壽杯。九龍殿高紫帳暖,踏歌聲裡歡如雷。」
白翎雀,是蒙古族崇拜的聖鳥,以它為題材的歌舞早在民間廣泛流傳,到了忽必烈時,命宮廷樂師碩德閭根據《白翎雀辭》內容,創作成《白翎雀》樂舞,並被忽必烈欽定為《開基太平樂》。
碩德閭創作的《白翎雀》屬於擬獸舞,讓舞者模擬白翎雀的神態動作,顯現出蒙古健兒的英姿。它的演出狀況,元朝文人張昱(ㄩˋ)在《白翎雀歌》中說得很清楚︰「……西河伶人火倪赤,能以絲聲代禽意。象牙指撥十三絃,宛轉繁音哀且急。女真處子舞進觴,團衫鞶帶分兩傍。玉?羅袖柘枝體,要與雀聲相頡頏。朝彈暮彈《白翎雀》,貴人聽之以為樂。變化春光指顧間,萬蕊千花動絃索。……」
張昱說︰聽到西河彈箏好手火倪赤的演奏,那宛轉繁複、悲哀急促的?聲,正是白翎雀的鳴唱聲。又看見兩列穿著團衫,繫著小繡囊的女真小姑娘跳著舞蹈進酒。她們的纖纖玉手舞動著羅袖,配合雀聲旋轉低昂,大有唐代《柘枝》舞的剛健風味。貴人們整天欣賞著《白翎雀》舞,恍若無盡的春光環繞身邊,樂不可言。
張昱筆下的《白翎雀》舞是多麼剛健美麗啊!
伴隨這支名舞流傳到後世的,還有一個傳奇故事,據說忽必烈有一天在林間打獵,聽到一名婦人哭聲甚哀。第二天,一大群白翎雀飛來,聚集在他的氈帳上,叫聲像極了那個哀婦的哭聲,忽必烈受到感動,因此令侍臣製《白翎雀詞》。
《倒喇》,和今天蒙古族流行的《燈舞》近似,不但有歌、有舞、有樂,還有特技表演。舞者頭上頂著點燃的燈,口裡吹奏著橫笛,然後快速的旋轉身體,如風捲迴雪,輕盈飄逸,頭頂的?火搖曳不定,燈座卻緊黏在頭頂,紋風不動,看得人驚訝不已,實是一場優美動人、技巧高超的女子獨舞。
蒙古族在滅宋建元後,雖然沿襲宋朝禮樂制度︰祭祀中用「雅樂」——中國先王的正樂、宴會中用「燕樂」——融合中原與邊疆各民族的音樂,但在太廟祭祖時,仍舊採用傳統方式,由薩滿教巫師主持祭禮並表演歌舞。
薩滿教歌舞的伴奏樂器是圓形單鼓,鼓柄環上套著銅錢等金屬物品,搖起來沙沙作響,巫師們以鼓鞭敲擊鼓面,再按著鼓點節奏唱歌跳舞,包括「迎神歌舞」、「娛神歌舞」、「精靈歌舞(圖騰舞蹈)」,它們多半為獨舞,少數為團體舞,偶爾也會邀請觀眾加入共舞。最後,在主祭巫師的《送神曲》歌聲中,結束表演。這種方式一直持續到忽必烈至元三年,才初次採用漢族的宮懸、登歌、文武合舞於太廟祭祀中。
蒙古族篤信薩滿教,後來也接納了佛教、道教等外來宗教,這些都反映在宮廷「樂隊」中。
《元史.禮樂志》記載,朝廷仿照宋制,設有四個歌舞隊,叫做「樂隊」,分為《樂音王隊》、《壽星隊》、《禮樂隊》、《說法隊》,於元旦、朝會等重大慶典中演出,娛樂性濃厚。其中的「樂音王隊」和「說法隊」充滿了佛家味道。「樂音王隊」裡有戴著孔雀明王、毗沙門天王、飛天夜叉、菩薩梵像等佛家面具的人物……。「說法隊」的佛家人物更多了,有的冠僧伽帽、穿紫禪衣;有的披錦袈裟、持數珠;有的戴珠子菩薩冠、穿銷金?衣、佩瓔珞、綬帶、拿金浮屠白傘蓋;有的戴青螺髻冠、穿白綃金衣、拿金蓮花;有的披金甲,化妝為八大金剛;有的持如意,扮演文殊菩薩;有的握西番蓮花,化身普賢菩薩;有的裝飾成如來的相貌;還有一個男子戴隱士帽、穿白紗道袍、拿拂塵,標準的道士模樣。
宮中除四大樂隊外,還有專為娛樂皇帝而表演的小型節目︰元武宗(西元1307∼1311年)時?女所跳的《八展舞》、元順帝(西元1333∼1370年)時舞伎凝香兒表演的《昂鸞縮鶴舞》及《十六天魔舞》,全屬輕盈曼妙的女性舞蹈,其中最著名的當屬《十六天魔舞》。
《十六天魔舞》又稱《天魔舞》,雛型是藏傳佛教(喇嘛教)裡密宗的《金剛舞》,後來被到河西(西夏國)傳教的噶瑪噶舉派(俗稱白教)黑帽系僧人改編——摻入蒙古、西域等地音樂歌舞,變成新樣貌,取名《十六天魔舞》。明初被封為周定王的朱橚(ㄥㄨˋ)就在《元?詞》(一說是其子周憲王朱有燉所作)裡說:「背番蓮掌舞天魔,二八華年賽月娥。本是西河參佛曲,來把宮苑席前歌。」明確寫出此舞的源頭是西河。密宗,乃「秘密大乘佛教」的簡稱, 印度笈多王朝時期興起,在修行方式上有很多不許公開的秘密傳授及充滿神秘內容的特徵,因而又被稱為密教,它經由絲路東傳,遍及宋、遼、金、西夏、蒙古等地區,元朝時,尤被貴族階級崇奉,許多皇帝都是它的虔誠信徒,例如世祖忽必烈即受過秘密戒,並請薩迦派第五代祖師八思巴擔任國師。密宗如此受皇帝厚愛,那些捉鬼驅魔、鎮宅祈福的舞蹈,也隨之在宮廷中風行,元朝詩書畫名家薩都剌在《上京雜詠》裡描寫了元世祖忽必烈在上京觀看《十六天魔舞》的氣象:「涼殿參差翡翠光,朱衣華帽宴親王。紅簾高卷香風起,十六天魔舞袖長。」
此舞表演時,由十六名窈窕豔姿的女子扮成菩薩模樣,八人一列,在《金字經》、《雁兒》等讚佛曲中翩翩起舞。至於內容,有人認為與蓮花生大師收伏魔女並使之成為護法天母的傳說關係密切;也有人認為是謳歌佛祖或菩薩不受外界誘惑的堅定道心。無論是哪一種說法,屬於「讚佛」的性質絕無疑問。
《十六天魔舞》有一個特色——不准外人觀看,只有皇帝和他的親信以及受過秘密戒的官員才可參與。這是因為密宗歌舞以訓練修行者為目的,都在非常隱密的狀態中進行,使得它充滿了濃濃的神秘氣氛,也導致這支原本供佛的宗教舞蹈,變成皇帝自娛的享樂舞蹈。
世祖至元十八年(1281年)十一月初二日,一件奇特的事發生了,政府突然下令禁止表演︰「今後不論甚麼人,十六天魔休唱者,雜劇裡休做者,休吹彈者,四天王休妝扮者,骷髏頭休穿戴者。」如果民間的表演隊伍——社火,膽敢「聚眾裝扮、鳴鑼擊鼓、迎神賽社,為首的笞(ㄔ,用竹板打屁股)五十七,從者?一等。」《十六天魔舞》自此在元朝舞台上銷聲匿跡。
七十三年以後——至正十四年(西元1354年),熱衷遊宴的順帝(惠宗)妥歡貼睦爾,命令樂官將《十六天魔舞》重新整理並搬上舞台,除網拭塵後的它,又光豔豔地站上了宮廷舞台。
順帝後宮中有許多優秀舞蹈家,個中以三聖奴、妙樂奴、文殊奴三女最為出色,因而成了《十六天魔舞》的核心舞者,她們和另外十三名舞者編出漂亮的細髮辮、戴上瑰麗的象牙冠、上身披著瓔珞雲肩、下裳穿著紅金綃長裙;外罩金雜襖、雲肩、合袖天衣、綬帶;腳著鞋、襪。有人手裡拿銅鈴、曇花及一種骷髏形的法器「加巴剌般」,有人空著手上下左右轉動,用變化萬千的手勢,顯現菩薩的多樣形貌。然而,這些美女都是妖魔的化身,是害人的「天魔」,意欲借明麗的外表蠱惑世人、作孽為惡,當然,邪不勝正,最後都被慈悲為懷、法力無邊的釋迦牟尼佛給降服,再也不能為惡世間。
《十六天魔舞》的樂隊也是很有規模的,十一個宮女梳著槌髻、勒著頭帕、穿著窄衫、戴著唐帽,所用的樂器有龍笛、頭管、小鼓、箏、琵琶、笙、胡琴、響板、拍板等。
元人張翥(ㄓㄨˋ)對這隻舞蹈的描繪十分生動:「十六天魔女,分行錦繡圍,千花織布幛,百寶貼仙衣。回雪紛難定,行雲不肯歸,舞心挑轉急,一一欲空飛。」另一位元代詩人張昱(ㄩˋ)也摹寫得很好:「西天法曲曼聲長,瓔珞垂衣稱絕裝。大宴殿中歌舞上,華嚴海會慶君王。西方舞女即天人,玉手曇花滿把青。舞唱天魔供奉曲,君王長在月?聽。」
《十六天魔舞》實在太迷人了,順帝看後,總會開心地給表演者許多賞賜,對三聖女更加慷慨大方,明朝初年的雜劇作家朱有燉在《元宮詞》裡這樣記載:「隊裡唯誇三聖女,清歌妙舞世間無。御前供奉蒙深寵,賜得西洋照夜珠。」
被《十六天魔舞》迷得暈頭轉向的順帝,不僅貪看歌舞,還頻頻帶同諸弟、臣子、番僧和天魔女共處一室「修行」,弄得醜態百出、形象大壞。元末明初文人權衡在《庚申外史》裡提到兩件軼事︰
——奇皇后曾經挽住皇帝衣服,勸他不要被天魔舞女迷惑,要愛惜自己身體。順帝聽後,氣得兩個月不到后?。
——順帝在居室附近建築華麗宅院,把天魔女藏在裡面,不分晝夜地與她們玩樂,為了避免大臣勸阻,還挖了個地道,偷偷摸摸地去會天魔女,成功地瞞住外人耳目好一陣子。
順帝終日逸樂,不理政事,元朝在它手裡滅亡(西元1368年),後世很多人把亡國之因歸咎到《十六天魔舞》上頭。明朝翰林學士宋訥說:「憑誰為問天魔女,唱得陳宮《玉樹》聲。」把順帝比作寫過靡靡之音《玉樹后庭花》、荒淫無度的陳後主叔寶(西元553∼604年),這位陳國末代皇帝最乖謬的事,是隋朝大軍殺入宮廷時,他還在奏樂觀伎。而元順帝的舉止和陳後主也得比,當朱元璋大將徐達攻入大都(今北京),他倉皇地逃往漠北時,還捨不下心愛的天魔舞女,帶著眾家美女一路鼠竄,狼狽極了。
這位元朝末代皇帝的行徑真夠荒誕,難怪宋訥感嘆不已︰「自古國亡緣女禍,天魔直舞到天涯。」、「氈車盡載天魔法,唯有鶯銜御苑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