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與舞帝王將相篇(31)

文:王慶之

蒙古族在中原縱橫九十年(西元1279∼1368)後,朱元璋將他們逐回漠北,再建漢人政權——明,也重續了柔媚典雅的漢族宮廷舞風。

太祖朱元璋坐在皇帝寶座上,緊記元末統治者荒淫亡國的教訓,不但自己生活儉約,也禁止臣民奢華,甚至在洪武十三年(西元1380)頒布一道《明律》,告誡人們︰「『珠玉非寶,節儉是寶。』食能飽腹、衣能遮體、屋能蔽風雨就好了,不需要浮靡浪費。」為了貫徹命令,他叫人在中街搭一座高樓,命士兵站在樓上憑欄遠望,只要發現有人奏樂、飲酒、賭博……,就把他們捉來,倒懸樓上,結果往往是「給水三日而死」。

由於太祖不酣歌夜飲,所以明初宮中沒有唐宋宮廷的豪華宴樂舞蹈,只有在郊社祭祀時才舉行簡單的樂舞活動,用以維護古代禮樂制度, 並達到儒家對樂舞的教化功能,因此,太祖在定都金陵(今南京)後,便把恢復唐宋雅樂(正樂)列為優先辦理事項,任命善於奏琴鼓瑟的音樂家冷謙當協律郎,負責制定樂舞制度。

宏武三年(西元1370),新制完成,樂舞分成《文舞》與《武舞》兩大類,文舞叫《文德之舞》,又叫《車書會同之舞》,目的是歌頌帝王「以文德治天下」,用在?廷典禮與郊廟祭祀之中,樂生(音樂演奏者)由道童擔綱,舞生則是長得俊秀的軍民子弟六十二人充任,他們各自拿著雉(ㄓˋ,野雞)尾做成的羽及似笛的籥(ㄩㄝˋ)跳舞,一派溫文儒雅;《武舞》又叫《武功之舞》,也叫《平定天下之舞》,宗旨是謳歌君王「以武功定禍亂」,舞生也是六十二人,各自拿著盾和板斧跳舞,著實英氣逼人。

宮中宴會平常只跳《文舞》和《武舞》,如果有外國使節或異族人士在場,就會加入第三種舞蹈——《四夷舞》,三舞一起演出。

《四夷舞》又叫《撫平四夷之舞》,歷代帝王都喜愛它,尤喜讓它在外國人士面前演出,一來可誇示個人的豐功偉業、二來可炫耀國家的興盛繁榮、三來可震懾四夷的蠢動心懷,真是一舉三得,何樂而不為?《四夷舞》的表演方式,明朝皇帝各有不同規定︰太祖時是東夷四人、西戎四人、南蠻四人、北狄四人、舞師二人,共十八人;成祖時是《高麗舞》四人、《琉球舞》四人、《北番舞》四人、《回回舞》四人,共十六人;世宗嘉靖十一年(西元1532年),朝廷為陳侃出使琉球餞行時又有新樣,宴會中的表演者是小朋友,他們唱夷曲、跳夷舞,書上贊美他們︰「彎腰折脊的姿態非常迷人」。《四夷舞》所用的曲牌(曲調名稱)有《賀聖朝》、《殿前歡》、《慶豐收》、《新水令》、《太平清令》……,但沒有專門的樂隊伴奏,樂器多半為少數民族所特有︰頭管、腰鼓、胡琴、羌笛,另外加上箜篌、笛、箏、琵琶、拍板等漢族傳統樂器。

《文舞》、《武舞》、《四夷舞》同時上台,場面浩大懾人,太祖洪武三年的一場表演︰文舞士三十二人,左籥右翟,排做四行,每行八人,聽從兩名拿翿(ㄉㄠˋ,羽扇)的舞師指揮,作出進退揖讓的姿態;武舞士三十二人,左干右戚,列為四行,每行八人,由兩名拿著旌(ㄐㄧㄥ)旗的舞師引導,作出勇猛擊刺的模樣;四夷舞士十六人,站成四行,每行四人,由兩名拿著幢(ㄔㄨㄤˊ,旗子)的舞師帶領,作出拜跪朝謁、喜躍俯伏的狀貌。熱衷恢復漢族樂舞的太祖,也在宮廷舞蹈中加入了宋朝始創的集體群舞——《隊舞》。在「大祀慶成宴」中,《萬國來朝隊舞》、《纓鞭得勝隊舞》就會粉墨登場,以慶祝君王舉行祭祀天地、祖先、宗廟的禮儀完畢;遇到皇帝生日的「萬壽聖節宴」,《九夷進寶隊舞》、《壽星隊舞》就會且歌且舞地祝福皇帝福如東海、壽比南山;逢到「冬至」佳節,《贊聖喜隊舞》、《百花聖朝隊舞》就會輕歌曼舞地忭(ㄅㄧㄢˋ)賀小新年;至於農曆正月初一的「正旦大宴」,《百戲蓮花盆隊舞》、《勝鼓採蓮隊舞》必定隆重地迎接春神,歡度一年的開始。

明朝《隊舞》的服飾各有定律,樂工必是曲腳樸頭、紅羅生色畫花大袖衫、金束帶、紅絹帽、紅結子、黑皮靴;舞者則各隊不同,例如《平定天下之舞》的舞士用黃巾束髮、青羅生色畫舞鶴、窄袖衫、錦領、紅羅銷金大袖罩袍、綠雲頭皂靴;成祖朱棣(ㄉㄧˋ)永樂元年(西元1403年),增添一項規定︰《武舞》服裝的左袖要繡「除暴安民」四字,以示維護治安的決心及對人民的關懷。成祖之後的皇帝對樂舞也迭有貢獻,世宗朱厚熜不僅考訂?中樂舞,更親制《慶成宴樂章》,再由太常寺配樂;將太祖定的歌章作許多改動,使明朝?廷歌舞分成兩種形式,一種是天子祭祀天地祖先宗廟的歌舞——雅樂舞蹈,主管機構是「神樂觀」;一種是諸侯群臣或外國使者朝謁國君時的宴會歌舞——宴樂舞蹈,主管機構是「教坊司」。武宗朱厚照在位時,覺得朝廷樂舞仍不夠完備,於是大量徵集樂工及各省優秀藝人進京(北京),使得民間雜藝盛行於朝廷,豐富了宮廷樂舞內涵。西元1966年江蘇省蘇州出土的巨幅畫卷《憲宗元宵行樂圖》,宮廷畫師刻劃了當時的精彩場景︰元宵當天,宮內仿照民間設置街市,憲宗坐在殿前圍帳裡,欣賞遊行隊伍各項表演,先後看了結合舞蹈的蹬竿、爬竿、蹬人、蹬傘狀圓盤、盤上立人、飛躍鑽圈……;也看到了規模龐大的民間「舞隊」,最前面是頭戴?頭、身穿長袍、揮袖抬足的男舞者,後面是戴面具、袒胸露腹的《大頭和尚》,再後面是擊鼓、吹笛、拿拍板的伴奏樂人及四個騎竹馬、手執刀槍戟鞭、向前飛奔的舞者,隨後一組五人樂隊演奏著琴、笙、管、琵琶,後面一人扮作鍾馗,穿袍著靴,?手抱笏(ㄏㄨˋ,古代大臣朝見君主時所執的手板,用玉、象牙或竹製成)隨樂舞動,一些小鬼在旁跟著舉手投足。

畫師們還注意到觀眾的反應︰人們像一道道牆壁,把街道兩旁堵得水洩不通,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些舉手執?的小孩,笑容可掬,宛如粲然的葵花,可愛極了。除了帝王們致力於樂舞傳承,皇室裡還出了一位音樂奇葩(ㄆㄚ)——太祖九世孫朱載堉(西元1536∼1611年),對樂舞貢獻多得不得了︰首創「舞學」一詞,並制定大綱;第一個提出「七聲音階」觀念,使音樂易於轉調;將八度音精準地等分為十二律,且實際製造出相應的律管及絃樂器;改進舊樂器,如「嗩吶」;作曲與記錄許多樂曲,如《瑟譜》、《操縵古樂譜》、《旋宮合樂譜》、《鄉飲詩樂譜》、《小舞鄉樂譜》、《元代小舞譜》……;創作不輟,《律呂精義》、《律歷融通》、《律學新說》等書接踵而出;提出系?的音樂教學,包括集體教唱、樂器伴唱、識譜學唱;繪制大量舞譜及舞圖,《六代小舞譜》、《二俏綴兆圖》、《靈星小舞譜》等書中的隊形變化與腳步方位都畫得清清楚楚,成為後世研究古舞的史料,「天下太平」字舞尤為珍貴;把自己編的《醒世詞》、《情理詞》等譜成曲調,讓藝人們有新歌可唱;將踩高蹺和抬花轎結合,設計出踩?高蹺抬花轎的嶄新形式。

明時,有兩隻民間舞蹈值得一提——《龍舞》與《花鼓舞》,因為它們跟朱元璋的名字沾上了邊。

《龍舞》,本是常見的祈雨舞,但是浙江衢(ㄑㄩˊ)州開化縣蘇庄鎮的《龍舞》可不尋常,它的觀眾有皇帝朱元璋呢!。

蘇庄鎮的龍,一向用草紮成,叫做「草龍」,舞動時,在繩索上插著點燃的香枝,故而也叫「香龍」。

據說有一年,朱元璋在蘇庄鎮毛坦塢口村修整軍隊,村民為他舞草龍打氣,朱元璋格外高興,認為這是將做天子的吉兆,登基後,御敕毛坦塢口村為「富樓村」,賜對聯一副︰

「百世安居金溪富樓勝地,千年遠脈越國傳裔名家。」

和天子結緣的美麗傳說,使毛坦塢口村的草龍,飛上枝頭,富貴傲人。

《花鼓舞》,又稱《地花鼓》、《花鼓小鑼》,南宋時期已有文字記載,主要流行於湖南、湖北、山東、山西、陜西等省,通常是一男一女搭擋,男執鑼、女背鼓,在鑼鼓聲中鬻(ㄩˋ)歌賣舞。因傳播時間久遠、散佈地區廣闊,各地都發展出了自己特色。在安徽省演出的叫《鳳陽花鼓》,由二女扮成姑嫂,舉止活潑俏皮,兩人載歌載舞,演唱的曲目近百種,都是民間小調,最廣為人知的一首,歌詞裡這樣寫︰「說鳳陽,道鳳陽,鳳陽本是好地方,自從出了個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大戶人家賣騾馬,小戶人家賣兒郎,奴家沒有兒郎賣,身背花鼓走四方。」暗諷朱元璋沒有好好照顧家鄉百姓,害他們流竄四方賣藝求生。朱元璋真的如此無情嗎?不!事實正好相反,朱元璋建國之初,就減免了鳳陽十年徭賦;洪武十六年,又比照劉邦永免家鄉賦役。所以歌詞的原版是這樣的:「說鳳陽,道鳳陽,手打花鼓咚咚響,鳳陽真是好地方,赤龍升天金鳳翔。數數天上多少星,點點鳳陽多少將。說鳳陽,道鳳陽,手打花鼓咚咚響,鳳陽真是好地方,皇恩四季都浩蕩,不服徭役不納糧,淮河兩岸喜洋洋。」原本的頌皇恩曲,不知何時變成了乞食悲歌,讓朱元璋背了好大一個黑鍋。

明時,帝王們雖然努力維護漢家正統樂舞,但在帝王壽誕時,卻會在宮中跳一種異族舞蹈——跳布叱(ㄔˋ),似乎很奇怪,但這是有原因的。

「跳布叱」,又名「 跳布札」,俗稱「打鬼」,由藏傳佛教的寺廟舞蹈「羌姆」演變而來。

公元七世紀時,印度高僧蓮花生到西藏宣傳印度佛教,發現西藏人信奉苯教,對外來宗教一律排斥,蓮花生便將印度佛教結合苯教,創立了「藏傳佛教」,採用大量藏族民間歌舞,編成祭祀中的宗教舞蹈,舞者頭戴各種神、鬼、獸等面具,手拿法器或兵器,在莊嚴肅穆的舞蹈中,幫助信眾驅逐鬼魅、祈求豐收、凝想來世……,這種舞蹈便是《羌姆》,跟中國本土的儺(ㄋㄨㄛˊ)舞極為相像。

十六世紀,《羌姆》隨達賴喇嘛三世傳到內蒙古,因而在舞蹈動作、法器、服裝方面,薰染了蒙古風格,叫做「查瑪」,當「查瑪」從內蒙古傳進明朝後,崇信佛教的皇帝們給予大力支持,同時為它添上漢族文化特色,改名「步叱」。

《步叱》在明神宗(萬曆皇帝)時最為流行,緣於這位皇帝對它特別崇信。西元1579年,神宗欽定在今天的呼和浩特建立內蒙古第一座黃教大寺——弘慈寺。為慶祝大寺落成,事先從青海塔爾寺請來高僧傳授《羌姆》並作表演。此後每年八月中旬,神宗生日的萬壽節當天,都會命人在寬敞的隆德殿大門內表演「 跳布札」,舞者那雙膝屈伸、縱身彈跳、旋轉前進等種種高難度動作,令人咋(ㄗㄜˊ)舌不已。

由於《步叱》融合了印、藏、蒙、漢四型舞蹈於一身 ,也就成了明朝樂舞中風格最獨特的一隻舞了。

---(待 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