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與舞帝王將相篇(25)

文:王慶之

由於時空背景特殊,宋朝樂舞得到了空前發展,樂舞大花園裡開滿了奇花異卉,第一朵奇葩是宮廷「隊舞」,第二朵奇葩,是來自於民間的「舞隊」

唐朝以前,搜集、整理和傳播樂舞的工作,都掌握在官府藝人手裡,宋朝時,社會富裕安定,中產階級興起,對娛樂活動產生強烈地需求,民間藝人因此得到很多表演機會,紛紛自組歌舞團在「瓦肆」內的「勾欄」或人潮聚集的廣場、街邊演出,那活潑的姿態、卓越的技巧、新穎的招式、民心的意向,在在把表演藝術推向更高境界,甚至超越了已經僵化的宮廷隊舞,於是,民間藝人變成了推動樂舞的核心份子,領導著兩宋樂舞向前行。

「瓦肆」,也叫「瓦舍」、「瓦市」、「瓦子」,是隨著宋代中產階級形成而興起的遊樂商業場所,裡面設有專門表演的場地,叫做「勾欄」,它的本意是「欄杆」,因為在舞台前面圍繞著一圈欄杆,藝人在欄後表演的緣故。

「勾欄」一詞在唐朝已經出現,晚唐詩人李商隱的《倡家詩》說「簾輕幙重金勾欄」,詩中的「倡家」,就是能歌擅舞的藝人;勾欄,就是表演歌舞的地方。此外,在勾欄裡表演的其它藝術——雜劇、傀儡戲、皮影戲、雜技,雖然演出形式各有不同,但都保留了大量歌舞,藝人們窈窕的身段、嫻雅的姿容,比起著名的楚國舞姬毫不遜色,難怪被「疑是楚宮歌舞伎」。這麼多出色藝人聚在一起,吸引了無數手工業者、小商販、軍士、農民、商人、官吏子弟……,日日高朋滿座、賓客盈門。

除了「勾欄」,有些藝人會在廣場、廟口、街道空曠處表演,他們被叫做「路岐人」,簡稱「路岐」或「岐路」,既然少了欄杆,便沒了距離,人們跟藝術之間更加親近了。

隨著商業活動的日趨發達,民間藝人愈來愈活躍,只要有節慶廟會,必定組成龐大的「舞隊」,也叫「社火」,隊員們如狂潮般湧上街頭,往往長達十餘里,一路上舉燈結綵、敲鑼打鼓、載歌載舞,這般熱鬧地演出好幾天後,才興盡而散。

「舞隊」都表演哪些內容呢?常見的有下面幾種︰

——《舞判》,也叫《跳鍾馗》。一人扮成驅魔大神鍾馗,戴面具、掛鬚鬚,穿綠袍,著靴子,手拿簡(古代寫字用的竹片),做出各種驅邪打鬼姿態,旁有一人邊敲鑼邊配合鍾馗舞步做動作,以達到綠葉襯托紅花的效果。

——《撲旗子》,持巾旋舞的舞蹈。取戰爭和出行儀仗中以旗子作指揮的素材,演員頭戴紅巾,耍弄一面或兩面大旗,隨著緊湊的鑼鼓聲,在快速飛舞的旗幟中翻滾跳躍、穿梭來往。

——《村田樂》,用輕鬆詼諧的方式刻劃田家樂趣。演員穿蓑戴笠,模擬農民的工作模樣,常在元宵節演出。南宋詩人范成大《上元記吳中節物俳諧體三十二?》描繪它:「輕薄行歌過,顫狂社舞呈。村田蓑笠野,街市管弦清。」這舞蹈流行於北方農村,至今不輟。

——《杵歌》,即《夯歌》,打夯或舂米時的歌舞。夯ㄏㄤ,是用來敲打地基,使其結實的工具;舂ㄔㄨㄥ,是以杵臼擣去穀物的皮殼。《杵歌》最早出現於東周列國時期的宋國,至今仍盛行在當時的宋都商丘,古聲古調,韻味幽遠。

——《獅豹》就是《舞獅》,由絲路上的西涼地區傳入中原。常見的跳法,是二人分藏布獅頭與尾,配合著鑼鼓節奏翻躍舞動,另一人飾大頭和尚,在獅子前引逗耍弄,三人合作演出各種驅邪逐魅、迎福接喜的動作,倍增年節吉祥氣氛。

——《大儺》,儺,音ㄋㄨㄛˊ,《大儺》又稱《逐疫》。本是人與獸鬥的原始舞蹈,後來發展成人們戴著面具、執棍擊鼓,驅逐瘟疫,追趕惡鬼的民俗舞蹈,風格猛厲剛烈、恐怖神秘,每每在除夕春節時演它以趨吉避凶,宋時,加多了娛樂成分,宗教性質減弱,看起來就沒有那麼可怕了。

——《舞鮑老》,也叫《抱鑼》。「鮑(ㄅㄠˋ)老」,是舞隊中領舞的人,戴著面具在群眾面前蹦蹦跳跳、滑滑稽稽,和另一齣戲中的「郭郎」同屬討人喜歡的丑角,有一首打油詩說這兩人很會搞笑:「鮑老當年笑郭郎,笑他舞袖太郎當。若教鮑老當筵舞,轉更郎當舞袖長。」

——《旱龍船》,也叫《划龍船》、《划旱船》》、《水船》,《采蓮船》。表演者在街上列成兩隊,用舞蹈動作表現水上行舟、二船競渡的美妙暢快,後來演化成不同形式︰有一名女舞者腰套紙扎船形道具,做乘船動作、一名男舞者持槳,做划船動作的;也有一名女舞者在薄木板船中持槳划船、一名男舞者在船尾搖櫓的;還有好幾艘旱船聚集起來,一字排開的,這跳法最吸睛,因為連綿起伏,活喇喇是一幅會走路的畫卷。

——《竹馬兒》,或叫《竹馬?》、《跑竹馬》、《跑驢》。那馬兒,是李白《長干行》中提到的「竹馬」︰「郎騎竹馬來,繞?弄青梅」。古代兒童遊戲時,常折竹子當馬騎。宋朝時,在北方地區衍生出一種民俗舞蹈,舞者在腰間繫上馬形道具,分成頭、尾兩截,舞者像騎在馬上般晃動身體、邊舞邊歌,活潑可愛。

——《撲蝴蝶》,兒童遊戲生活的寫照。一群女孩手中拿把扇子,一個男孩拿著根細軟籐條,籐條上紮一隻紙蝴蝶,蝶在空中迴旋翱翔,扇繞蝴蝶飛舞捕捉,兒童們天真爛漫,稚態可掬。

——《十齋郎》,具備嘲諷性質的舞劇。「齋郎」,是一種卑微的官,在宋朝可以用錢買到,因此在節目中成為被諷刺嘲笑的對象,這種戲謔官員的表演,替百姓出了真實生活中曾受的官僚氣,所以看得超級開心。大詩詞家陸游在《春社詩之四》就說:「且看參軍喚蒼鶻,京都新禁舞齋郎。」參軍、蒼鶻(ㄏㄨˊ),是兩種角色名稱,在戲中像雙胞胎般形影不離。

——《耍大頭》,是一種啞劇舞蹈,洋溢著歡快的氣息。藝人套著大型光頭面具,穿和服、便褲、山襪與和尚鞋,手拿佛珠,扮作出家人;也有藝人穿上大襟鑲邊衣褲、圓口鞋、手拿芭蕉扇,扮成女生柳翠。由於道具簡單、造型滑稽、動作風趣、?有語言,適於各種場地表演,所以流行於各個地區。

——《花鼓》,別稱《花鼓戲》。這種邊打小鼓邊歌舞的民間戲曲,流行於中國許多地區,有鳳陽花鼓、山東花鼓、山西花鼓……,因地區不同而型態有異,通常是男女二人對演。

——《腰鼓》,一種集體的武舞,四人到千人都有,氣勢磅礡、慷慨豪邁。最先盛行於陜北安塞、?山、米脂、子洲一帶,後傳到山西、山東、安徽、江蘇、浙江、東北各省,其中以安塞腰鼓最著名,被譽為「天下第一鼓」。舞者左腰間斜掛一面橢圓形小鼓,?手各執鼓槌,交替敲擊,鼓點豐富、節奏強烈、舞步多變、花樣繁多,煞是好看。

——《蠻牌》,也是一種武舞。由南方特產粗藤做的盾牌——蠻牌,是宋軍的作戰武器,在《水滸傳》、《東京夢華錄》裡都提到過它。表演時,對峙雙方先排出陣形,然後各派兩名或多名代表上場對刺、互擊,以蠻牌做主要道具,表現出軍旅、戰?中的生活。

——《訝鼓》,「訝」也寫作「迓」。宋人陳正敏撰寫的《遁齋閑覽》說它是宋將王子醇平定西夏熙河時,教軍士玩的一種遊戲;也有人說是王子醇與西夏人對陣時,命百名軍士裝作「訝鼓隊」,繞到西夏軍前頭,敵人一見驚訝萬分,以為是天降神兵,嚇傻了,宋軍立刻趁機進擊,大破西夏軍隊。

演出時,由鑼鼓伴奏,演員裝扮成各類男女人物,輕鬆地跳著舞。明朝朱有炖《黃鐘醉花陰》散套說:「舞訝鼓歡聲恰似雷」,元朝無名氏的散套《越調斗鵪鶉》說:「鬧嚷嚷的訝鼓喧天」,都說明《訝鼓》表演時氣氛熱烈喧鬧,娛樂性很?,到今天,山西等地還經常見到它的蹤影。

——《踏歌》,自娛性質濃重的歌舞。每逢元宵、中秋等佳節夜晚,人們盛飾麗服,成群結隊地聚在一起,圍圈牽手、踏地為節(音樂的拍子)、邊歌邊舞,三天三夜不停。由於手牽手、面對面,感情容易交流,舞者之間產生強大的凝聚力,使得村子裡眾人一心、和樂融融。

——《高蹺》,又稱《踩拐子》、《縛柴腳》、《踏高蹺》、《扎高腳》、《走高腿》、《踩蹺》。學者認為它的起源很早,因為商朝甲古文中已有近似「踩蹺起舞」形象的字;也有人認為它跟先民捕魚生活有關,因為今天住在廣西防城沿海的京族漁民,仍有踩長木蹺往淺海撒網捕魚的習俗。《高蹺》常在春節、元宵等節日表演,藝人腿綁長木棍,在音樂的伴奏下翩翩起舞,姿勢雄健、動作驚險,也因流傳地區很廣,所以表演方式多樣化。

——《舞旋》,一種回旋的舞蹈。這舞最主要的技巧是「旋轉」,常為一人獨舞或兩人對舞,舞者揚手踏足、曲肢回旋,姿態非常美麗。北宋勾欄裡最著名的舞旋藝人叫張真奴。

——《舞劍》,又名《舞砍刀》。早在漢朝,就有《虞姬舞劍》的記載;唐朝時,《裴將軍劍器舞》與《公孫大娘劍器舞》已是名聞遐邇的表演節目;宋朝將前人《舞劍》中豪放、矯健、優美的舞姿,用群舞來表現,多了隊形變換,更添風情。

——《舞蕃樂》,別有情趣的異族舞蹈。蕃樂,是異族的音樂,包括渤海、女真、契丹、蒙古、回回、苗族、瑤族……。

北宋時,首都汴梁充斥著用女真、契丹等素材製作的曲子︰《四國朝》、《六國朝》、《異國朝》、《蠻牌序》、《蓬蓬曲》;也出現了南方牂牁(ㄗㄤ ㄍㄜ,今貴州一帶)地區苗族流傳的歌舞曲《水曲》,它是用葫蘆笙演奏,人們頓地為節、連袂轉圈的舞蹈,極具地方特色。

遷都臨安以後,胡風更盛︰瓦舍中有專門唱番曲、跳番舞的藝人;軍人大多沉醉在金人的歌舞曲《鷓鴣》裡,無法自拔;江西大將程師回常命徒弟擊鼓吹笛,奏女真《鼓笛樂》;回回(維吾爾族)的《馬黑某當當》、《清泉當當》,韃靼族(ㄉㄚˊㄉㄚˊ,蒙古之一)的大曲《達罕》(漢名《白翎雀》)、《哈兒兒圖》、《口溫》,嶺南(廣西、湖南、廣東、江西等地)瑤族的《踏搖》,都流行於漢族生活圈內。

中書省對這種「雜以胡聲」、「聲音亂雅」的情形非常不滿,三令五申地禁止胡樂胡舞,但毫無成效,勾欄裡表演胡歌蕃舞的節目源源進入、綿綿不絕,當時最著名的藝人叫張遇喜。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流傳已久的歌舞節目,到宋朝時已逐漸改容加飾,除了唱歌跳舞,還羼入簡單的劇情,如此一來,增強了表演效果,加深了觀眾興趣,促使欣賞歌舞的風氣日增月益,「舞隊」的籌組風起雲湧,《武林舊事》就曾記載元夕時表演的舞隊有七十種,這麼多隊伍經常在各個節日裡競技,水準自然越來越高,而北宋末年和南宋政府的財務拮据,又給民間藝人帶來更好的表演和磨練機會,當節慶大典需要表演樂舞時,朝廷便臨時找民間藝人支援,叫做「和顧」,民間藝人從此站上皇家舞臺,發出更燦爛的光芒。

由於臨時雇用的人數很多,教坊樂部記下各類藝人名單備用,南宋乾道、淳熙年間(西元1165∼1189年)就有這樣的單子,其中著名的藝人有丁仙現、薛子大、薛子小、俏枝兒、楊總惜、周壽、奴稱心、蕭住兒、丁都賽、崔上壽……,其中有些人因特別傑出而被?入教坊任職,也有些人因朝廷財力不夠而被遣回民間。

藝人在宮廷和民間不停進出來去,兩者的樂舞產生交流融合,內容開始同質化,兩者差異愈來愈小,而民間舞隊的自由、活潑、創新,在在超越了宮廷隊舞,所以,民間舞隊這一朵花,開得比宮廷隊舞那一朵花更美麗了。

---(待 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