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元979年,趙匡胤剪除了五代十國中最後一個對手——北漢,宋朝便一枝獨秀地在政治舞台上散發熠熠光芒,樂舞也在新朝新作為下,氣象一新、燦燦可觀。
盛極一時的唐朝大型樂舞,經過安史之亂(西元755∼763年)後,已氣若遊絲,再也無力搬演;接下來的五代十國(西元907∼960年)因政局動盪,在樂舞方面不是付之闕如,就是沿襲唐制但縮小規模,比較像樣的國家,只有西蜀和南唐,因此宋朝統一天下後,便著手修訂禮樂、改弦易調,努力表現泱泱大國的風範。
趙匡胤(西元927年∼976年)驍勇善戰,在後周當到「殿前都檢點」,也就是禁軍領袖,是位軍事強人,他同時也是位演戲高手,在後周恭帝二年(西元960年)元月初四清晨,領銜演出了一場精彩好戲——《陳橋兵變》,又叫《黃袍加身》。
劇本是這樣寫的︰當趙匡胤奉帝命率禁軍出京(河南開封)北上抵抗北漢與遼國聯軍,夜宿陳橋驛(今河南封丘東南陳橋鎮)時,由弟弟趙匡義與親信趙普、石守信、王審琦等人暗中鼓動軍士兵變,並把黃袍偷偷披在睡夢裡的趙匡胤身上。趙匡胤醒來後,驚覺事情不妙!大伙犯的是滔天大罪,面前剩死路一條,唯一保命方法,只有自己當皇帝,於是趙匡胤「被逼」得率軍回京面聖。見到年僅七歲的後周恭帝柴宗訓時,他又加演了一場戲——「禪(ㄕㄢˋ)讓」,使外人看起來是恭帝依照堯傳舜、舜傳禹等古聖「傳賢不傳子」先例,自動將王位讓給他,而非他造反逼宮。這麼一來,趙匡胤不但兵不血刃地得到王權,還博得「大賢」的美名,真是一箭雙鵰,戲演得真好啊!
趙匡胤繼承了後周政權,也繼承了後周樞密使王樸制定的雅樂。
王樸是後漢狀元出身,才高識廣,後周世宗柴榮(西元921年∼959年)很賞識他,命他考證雅樂。王樸先定出八十一調,再造出測定聲調高低,使發音準確無誤的樂器「律准」,然後由相關官員依調製作曲子,用在祭祀、朝會、宴飲、慶典上。
趙匡胤採用後周雅樂一段時間後,覺得它們還不夠周詳,而五代十國的樂風又太過奢華,兩者都有缺點,因此下了兩道命令以改善狀況︰樂官們負責充實雅樂內容同時恢復樸實古風;太常博士和峴(ㄒㄧㄢˋ)更改過高且偏於哀傷的音律,使樂聲中正平和,以顯現海晏河清的太平景象。
由於開國皇帝重視禮樂,所以宋代宮廷對祭祀宗廟的舞蹈十分注重,常有大善、大順、大慶、大定、大和、大昭、大西、天盛等樂舞在祭祀時演出。
第二任皇帝太宗趙匡義(西元976∼997年),對樂舞的興趣更甚於哥哥趙匡胤,親撰樂曲三九○首、更換由俗入雅的曲名兩首、命十臣作《宮聲十小調》各一首、改造樂器兩種——古琴和琵琶。檢視上面這張亮麗的成績單,可以發現他對樂舞真是留心用意、一片熱腸了。
太宗作的曲子種類繁多,三九○首中,創新的有大曲十八、小曲二百七十、曲破二十九、琵琶獨彈曲破十五;舊曲翻新五十八。
所謂大曲,是指由漢、魏、六朝的通俗樂曲——相和歌及清商曲演變而成的大型歌舞樂曲,以頌揚功德、稱賀吉慶為主題,因而名稱都很吉祥,例如《平晉普天樂》、《萬國朝天樂》、《大宋朝歡樂》、《甘露降龍庭》、《金枝玉葉春》、《嘉樂生九穗》……,經常在宴會中表演,顯出熱鬧歡愉、四海昇平的天朝氣象。
小曲,類似今天的流行歌,常演出的曲目有《一陽生》、《玉窗寒》、《念邊戍》、《玉如意》、《瓊樹枝》、《?裘》、《塞鴻飛》、《漏丁丁》、《息鼙(ㄆㄧˊ)鼓》、《勸流霞》……,由於易唱悅耳,又道出了小民心聲,故而極受一般人歡迎。
曲破,是將一部大曲「破開」,只選其中的一遍演為歌舞,一般有曲無詞,但有故事情節,類似今天的歌舞劇。
器樂伴奏,在歌舞演出中是件重要的事,它們可以幫助演員感情、人物性格、劇情進行、氣氛渲染等作更好的呈現。太宗將琴、琵琶兩項器樂作了一番改革,使音樂變得更豐富,樂舞也變得更繽紛。
在宮廷樂隊中,琴佔有重要地位,不論是自身獨奏、伴奏一般樂器,或者與瑟合奏,都優雅動聽,但它的身世是個謎,目前常聽到的說法有三種︰一、伏羲氏削桐而成。二、神農氏削桐而成。三、舜作五弦琴,並歌《南風》之詩︰「南風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慍(ㄩㄣˋ,不悅)兮;南風之時兮,可以阜(ㄈㄨˋ,使豐富)吾民之財兮。」到了周朝時,文王、武王將它各加一弦,變成七弦琴,也稱「古琴」。
宋太宗醉心琴韻,除了寫作琴曲,還設計新琴——在古琴上加兩根弦,成為「九弦琴」。這麼做的目的有二︰一方面增廣琴的音域;一方面顯示自己比周文王、武王身份高貴。
新琴在至道元年(西元995年)問世,太宗得意地公開展示,眾臣讚不絕口,但也有人看法迥異,這人就是號稱「鼓琴天下第一」的待詔(官名)朱文濟。當太宗命他試奏新琴時,他故意只用七根弦彈奏美妙的古曲《風入松》,隱含對新琴疊床架屋的不滿。另一琴家蔡裔(ㄧˋ)的表現就跟他不一樣了,蔡裔認真地演奏,太宗非常高興,不僅賞賜重金,還給他升了官。
隋代名將賀若弼(ㄅㄧˋ)曉暢軍事,也擅長音樂,會譜琴曲。太宗很喜歡他的《宮聲十小調》,但是覺得其中兩首曲名不雅,就給它們換個名字︰《不換金》改叫《楚澤涵秋》、《不換玉》改叫《塞門積雪》,然後命十名文臣各自抽出一個題目,為十小調填寫新詞,比賽結果出爐,蘇易簡的《越江吟》奪得魁首︰「非雲非?瑤池宴,片片。碧桃冷落?金殿,蝦鬚半捲,天香散。春雲和,孤竹清婉,入霄漢。紅顏醉態爛熳。金輿轉,霓旌(ㄋㄧˊㄐㄧ)影亂,簫聲遠。」
樂器中,除了琴,太宗還喜歡琵琶(ㄆㄧˊㄆㄚ.),為這「彈撥樂器之王」創制了《琵琶獨彈曲破》十五首,而且還對琵琶進行改造,製出新樣式——五弦阮(ㄖㄨㄢˇ)咸,簡稱「五弦阮」。
這裡講的琵琶,並不是西域龜茲(ㄑㄧㄡ ㄘˊ)傳入中國的曲柄梨身琵琶,而是本土所產的直柄圓身琵琶,白居易形容它︰「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聲色並俱,極為貼切。
琵琶,在造字上富有很深意義,上方「二玉」相併,表示美玉互相撞擊,發出清脆悅耳的聲音;下面的「比」字指琴弦次第排列、「巴」字表示它是附著在人體上演奏。
「琵琶」又名「批把」,名稱來自於它的彈法︰向前彈出叫「批」、向後挑進叫「把」,也寫作「枇杷」。唐朝以前,所有用「撥子」——使弦發聲的小甲片——彈奏的樂器,都叫做「琵琶」,它們是一個熱鬧的大家族。
最早的琵琶出現在秦朝,牧人經常在馬上彈奏,所以叫「秦琵琶」。它又叫「漢琵琶」,為什麼?因為漢高祖劉邦(西元前247年∼195年)立國以後,對異族政權採取「和親」(和番)政策,把公主嫁給番邦領袖為妻,以換取邊疆的安寧。武帝(西元前140年∼前87年)沿襲曾祖父政策,嫁了兩個公主到烏孫國,第一次是封江都王劉建的女兒細君為公主,嫁給烏孫王「昆莫」(首領)獵驕靡;第二次是封楚王劉戊的孫女解憂為公主,嫁給第三代烏孫王軍須靡(獵驕靡孫子)。武帝為排解公主思鄉之情,命工匠參考琴、箏、筑(ㄓㄨˊ)、箜篌(ㄎㄨㄥ ㄏㄡˊ)等樂器的形制及構造,創造了一種圓形音箱,有長柄,上架四根絃、十二個柱(品)、用手按彈的樂器,稱為「琵琶」,讓公主將它帶到西域閒時彈奏,聊解鄉愁,所以又叫「漢琵琶」,也叫「阮」。
怎麼又有「阮咸琵琶」?阮咸,不是晉朝竹林七賢中的高士嗎?沒錯,正是他!這位高士特別擅長彈琵琶,寫出琵琶名曲《三峽流泉》,因此「阮咸」後來成了琵琶的代稱。
琵琶還有兩個近親——月琴和柳葉琴,兩者一雅一土,產生強烈對比,十分有趣。月琴,是由阮演變來的,因它身體圓潤光澤,外貌像一輪滿月,彈奏時抱在胸前,宛如攬月入懷,所以有了這個詩意的名稱;柳葉琴,外形充滿鄉土味,老百姓親切地稱它「土琵琶」。
琵琶的歷史源遠流長,不但在外形上不斷演變,構造上也頻有增減,且各有寓意︰三弦,象徵「三才」——天、地、人;四弦,代表「四時」——春、夏、秋、冬;五弦,宋太宗替它加上一弦,合乎「五行——金、木、水、火、土」,弦添加了,音域增廣了,演奏效果強了,舞蹈跳法也變多了。
君王好樂,影響所及,臣子也好樂,宋朝便是很好的例子。
有一天,宮中舉行宴會,殿前都虞侯崔翰聽到雞唱,突發奇想地問樂官蔚茂多:「這聲音可以用音樂來表現嗎?」蔚茂多旋即模仿雞的叫聲,創出一首新曲《雞叫子》,可見這些臣子們隨時都想著音樂,而且無事不可入樂。
宮中有歌舞伎為皇上服務,士大夫家也有歌舞伎為主人效力,名相寇準(西元961年∼1023年)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他很喜歡當時流行的《拓(ㄓㄜˋ)枝舞》,每次舉行宴會,必定叫擅長此舞的家伎表演給客人觀賞。
《拓枝舞》源於西域石國,石國又叫拓枝,在今天蘇聯中亞烏茲別克一帶,它們的舞蹈經過龜茲傳入中國,最初為女子獨舞,後來演變成雙人舞,叫做《雙拓枝》;又有二女童藏於蓮花形道具中,花瓣綻開,女童出而對舞,設計巧妙,讓人驚豔;宋朝時發展為多人隊舞,舞者身穿五色繡羅寬袍,衣帽上綴著金鈴,腰部垂下飾銀飄帶,?著紅色錦緞舞靴,在強烈鼓聲中翩翩起舞,還不時向觀眾拋媚眼,最後以高難度的下腰作結束;據說這隻舞還有一種跳法︰開場時,舞者以錦衣裹身,隨?鼓點愈來愈激烈,外衣便一件件?去,最後僅剩小衣蔽體,觀眾看得耳熱心跳,神魂飄蕩,興起無限遐想。
柘枝舞蹈如此美妙、柘枝美人如此多嬌,難怪寇準會拜倒在她們的舞裙之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