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與舞帝王將相篇(14)

文:王慶之

擅寫樂舞的唐玄宗,筆下一向積極、闊達、歡樂、浪漫,晚年卻寫出一隻非常悲苦的作品——《雨淋鈴》,風格迥異往昔,非常奇特。

《雨淋鈴》,又寫成《雨霖鈴》,屬於樂舞中的「嘆舞」類,所謂「嘆舞」,就是用哀傷的曲調,表達傷痛的一種舞蹈。

玄宗自二十七歲即帝位後,勵精圖治,締造出唐朝鼎盛的「開元之治」,可說是位極好的皇帝,但是當他在六十歲那年遇到一代佳人楊玉環,納為貴妃後,素來勤政愛民的心變了,已辛勞執政四十年的他,不打算把餘生繼續奉獻給政治,只希望好好享受一下自己的晚年,於是日日和貴妃吃喝玩樂,國家大事全交給宰相——貴妃堂兄楊國忠處理。

楊國忠貪腐無能,國家漸趨衰弱,手握兵權的范陽節度使安祿山趁機起兵叛亂,由於天下承平已久,政府軍根本不會打仗,帝都長安很快地被叛軍攻陷,天寶十四年(公元755年),玄宗被逼得離開皇宮,逃往四川,走到馬嵬(ㄨㄟˊ)坡時,禁軍將領陳玄禮和太子李亨向玄宗要求殺掉「國賊」——楊貴妃和楊國忠,否則「軍士們不肯走了」。玄宗不得已誅殺楊國忠、縊死貴妃,然後在羽林軍簇擁下繼續西行。到了劍閣棧道,路險人稀、細雨紛飛;鈴聲迴盪、輕細幽微,這一副淒涼情狀,讓孤單落拓的玄宗觸景傷情,倍加緬懷香銷玉殞的貴妃,於是寫下歌舞大曲《雨淋鈴》,寄託對愛妃深沉的悼念。

中唐大詩人白居易讀了此曲,在《長恨歌》裡吟哦著︰「行宮見月傷心色,夜雨聞鈴腸斷聲」;元稹(ㄓㄣˇ)看了此曲,在《琵琶歌》中低唱著︰「垂淚捍撥朱弦濕,冰泉嗚咽流鶯澀。因茲彈作雨淋鈴,風雨蕭條鬼神泣。」可見這隻曲子多麼哀怨動人!

多才多藝的玄宗,除了會編製柔美婉約的「女子舞」、祈福驅邪的「道士舞」、哀傷愁苦的「嘆舞」,還會寫雄渾壯烈的「武舞」,他曾將讚揚太宗李世民的男子大型武舞《破陣樂》,大刀闊斧地改編成風格截然的兩隻舞蹈︰《小破陣樂》、《女子破陣樂》。

《破陣樂》最初叫《秦王破陣樂》,後被唐太宗李世民改稱《七德舞》,舞者一百二十八名,披甲執戟,來往擊刺,擺出各種戰陣態勢。如果是為犒賞三軍而在野外軍營中表演的《七德舞》,就擴大規模,由大批戰馬作前導,引領千人舞隊入場,有的舞者拿長矛、有的舞者舉旌旗,全場氣勢磅礡、宏偉壯觀;高宗李治將《七德舞》更名為《神功破陣樂》,舞者減為六十人;玄宗時作了更大的變革︰一為縮小規模,舞者減成四人,穿金甲冑而舞,叫《小破陣樂》;二為擴大規模,舞者增成數百,全由宮女身穿戎裝演出。《舊唐書》中記載:「玄宗在位期間,令?女數百人自帷帳出擊擂鼓,為《破陣樂》、《太平樂》、《上元樂》」。

自古以來,有兩種很另類的舞蹈表演——「擬獸舞」和「動物舞」,也在唐時樹立了新里程碑,功臣仍是玄宗皇帝。

上古時,民智未開,對宇宙現象感到困惑難解,所以對常見而強勁的事物——日、月、風、雨、雲、山、河、羊、狗、蛙、蛇、熊、虎、獅、葫蘆、孔雀、白鳧(ㄈㄨˊ)……產生了敬畏膜拜的心,例如中國東北大、小興安嶺的狩獵民族鄂倫春人,尊稱熊為「祖父」、「祖母」、「舅舅」,而不敢直呼其名。先民常仿傚這些事物的形狀、動作,以求得到福祉與神力,故而產生了「擬獸舞」;後來更有帝王刻意編製擬獸舞,演出「鳥獸來朝」的情節,把自己「神格化」,借此炫耀自己的功業,例如黃帝誅蚩尤之後,作《鼓之曲》十章,裡面有猛虎、鷙鳥、天馬、靈夔(ㄎㄨㄟˊ)、雕鶚、熊羆(ㄆㄧˊ)等擬獸舞;武則天時,養了隻會說人話的鳥,常常口呼「萬歲」,她因此作《鳥歌萬歲樂舞》,三名俏麗的女郎穿著紅色大袖衣裳,裳上畫著能說人言的鴝鵒(ㄑㄩˊㄩˋ,八哥),頭上的冠作成鳥形,舉手投足也仿照鳥形,舞姿輕盈,曲盡其妙。

玄宗時,擬獸舞更上一層樓,因為他作的《 光聖樂》,舞者更眾多、內容更豐富、涵意更深遠,當然是更好看了。

《 光聖樂》的八十名舞者,都頭戴鳥冠,身穿五彩畫衣,像一群小鳥般聚在一起,喜孜孜地跳來躍去,婀娜多姿、俊俏可愛。玄宗又在舞中?入了《上元》——象徵元氣、《聖壽》——祝君王萬壽無疆兩隻舞的舞意舞態,於是《 光聖樂》又添了兩種寓意,既讚頌玄宗的撥亂興治,又禱祝玄宗得喬松之壽,實是巧思妙想,一舉三得!

擬獸舞之後,「動物舞」接著踏上表演舞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馬舞》。

《馬舞》,最早出現在夏朝,地理神話筆記《山海經》裡提到︰「夏朝皇帝啟在大運山北(一說大道之野或大樂之野)觀看九代舞。」九代,馬名;稍後的史書《竹書.穆天子傳》內寫著︰「周穆王有舞馬之舞。」這兩件事因年代久遠,難以分辨真偽,目前能夠確知的是三國時代已有此舞,曹植在《獻文帝馬表》中說︰「我得到大宛(ㄩㄢ)來的紫騂(ㄒㄧㄥ)馬一匹,教導它習舞,已能合上鼓聲了,所以獻給您觀賞」;梁朝初年,因為武帝愛好《馬舞》,成為全國時尚,當代文學家張率在《舞馬賦》裡描繪他見到的《馬舞》︰「吐谷(ㄩˋ)渾馬有『奇貌絕力』、『能拜善舞』」。宋代學者程大昌也說︰「南朝梁時,河南獻赤龍駒,能伏拜善舞」;唐中宗時的《馬舞》,可以用「超群脫俗」來形容,《負暄雜錄》記載︰「中宗曾在宴請吐蕃時用《馬舞》待客,舞馬們彩絲金鞍、麟首鳳翅,隨音頓足、起伏有致,當音樂奏到《飲酒樂》時,馬兒們便用口銜起杯子,?地後再起身,整齊畫一、穩當妥貼,使吐蕃使者看得目瞪口呆,震驚不已」。

中宗的舞馬誠然厲害,不過當玄宗的舞馬一出,中宗的舞馬就被比下去了,因為後者會的特技比前者更多、更難。

玄宗的舞馬為什麼會更勝一籌?因為他經常蒞臨舞馬訓練場賞馬,還喜歡客串馴馬師,親自下場馴馬,並且不斷地替馬兒想出新鮮花招。皇帝既然如此熱愛《馬舞》,底下人當然更加用心訓練,因此《馬舞》越發賞心悅目了。

《馬舞》最隆重盛大的演出場合,在農曆八月初五「千秋節」,因為這一天是玄宗生日。每年這時節,宮裡都會在興慶宮勤政樓下演出三天《馬舞》。開場時,馬兒們身披繡花彩衣,頸掛光亮金鈴、鬃飾璀璨珠寶,站立兩邊,當長曲《傾杯樂》響起,舞馬們便昂首揚尾入場,隨樂合拍,做出各種複雜而困難的動作,包括「以口銜杯,臥而復起」、「奮首鼓尾,縱橫應節」、「忽兮龍踞,愕爾?翻,頓?而電落朱?,驤首而星流白?」、「或進寸而退尺,時左之而右之」,即將結束時,馬兒一起銜起杯子向皇帝祝壽,使玄宗樂得喜上眉梢、合不攏嘴。宰相張悅在《四海和平樂》中這樣稱美牠們︰「彩旄(ㄇㄠˋ,旗)八佾(ㄧˋ,樂舞行列)成行,時龍五色因方。屈膝銜杯赴節, 傾心獻壽無疆。」

不久之後,玄宗又想出新點子︰一是讓馬兒登高而舞。架設三層高臺或是壯士舉起高臺,讓舞馬在上面旋轉舞動,裡面穿插一些艱難驚險的雜技;二是穿綠衣、執鞭的馭馬人登上高臺指揮,馬兒在下面舞蹈,幾位年輕且相貌俊美的樂工,穿著淡黃衣衫,繫著玉飾腰帶在舞台旁伴奏,常用的曲目有《破陣樂》、《太平樂》和《上元樂》。

安史之亂前,緣於玄宗對《馬舞》的愛好,舞馬們受到良好照顧,安史之亂後,玄宗自顧尚且不暇,哪裡還有精力管馬?舞馬們便萍飄蓬轉,四處流散。由於安祿山曾經在宮中看過《馬舞》,故而在攻入長安稱帝後,命令士兵搜捕樂工、訪查舞馬,然後運載到洛陽,在宮中演出《馬舞》,學學玄宗的派頭、顯顯帝王的威風,這些舞馬暫時得到了安頓,但是好景不常,到了至德二年(757年),安祿山被殺,他養的舞馬落入魏博節度使田承嗣手中,田承嗣沒看過《馬舞》,不知道這些馬受過特殊訓練,把牠們跟一般的馬養在一起。當他設宴奏樂時,圈內的舞馬聽到樂聲,很自然的隨著節奏起舞,管馬的官吏以為這些馬中邪了,便加以鞭打,牠們被鞭打後,反而舞得更起勁,官吏因而打得更凶,最後把這些舞馬活活打死了。

唐朝大文豪韓愈在《馬說》中感嘆︰「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這些舞馬後來運道乖舛,最終死於非命,就是沒有再遇到慧眼識牠們的伯樂啊!

---(待 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