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傳入中國,一般人認為是在東漢末年——明帝永平十年(公元67年),可是在西漢初年——高祖時(公元前202∼195年),已在宮廷內見到佛教歌舞的芳蹤,由這點看來,佛教歌舞比宗教來華的時間,早了兩百多年。
漢高祖能歌善舞,嗜好此道的他,對別樹一幟的佛教歌舞也由衷喜愛,經常在臣子朝見他的未央?裡,叫人表演于闐歌舞,與臣同樂。于闐,是西域各國中受佛教影響極深的國家之一,本身歌舞已非常美妙,在吸收了佛教元素後,更添奇風異采,加倍動人,于闐國民經常輕歌曼舞,樂在其中,東晉高僧法顯在西遊時,曾看到于闐︰「其國豐樂,人民殷盛,盡皆奉法,以法樂相娛」的盛景。
高祖之後,佛教歌舞繼續進入漢朝宮廷。奉武帝命令出使西域的張騫,返國時,帶回經于闐、龜茲(ㄑㄧㄡ ㄘˊ)兩個西域國家改?的佛家舞曲《摩訶兜勒》,它是一支有劇情的舞蹈,敷演一個名叫兜勒的人(有人認為他是馬其頓籍)本信外教,經釋迦牟尼點化,改奉佛教的故事,很受當時人們歡迎。武帝的?廷音樂主管李延年,把它改編成二十八首新曲,並且變身作「武樂」,成為中國最早的軍樂。《摩訶兜勒》這一舞曲名稱,在唐代書中還見得到。
經絲路東傳的佛教歌舞,是甚麼模樣呢?我們可以從敦煌莫高窟220窟壁畫「東方?師淨土變」中一窺它的風采。畫裡,美麗端莊的舞伎站在中央,虔誠地跳著禮佛舞蹈,盛大的伴奏樂隊排列兩旁,使用的樂器有羯鼓、毛員鼓、答臘鼓、腰鼓、琵琶、五弦、豎箜篌、笙、笛、簫、篳篥、拍板、方響、排簫、箏等,整幅畫充滿玉帛笙歌的和樂景象,令觀者悠然神往。
佛教在東漢末年進入中國後,更多的佛曲隨之而來。所謂「佛曲」,就是佛教的音樂,也就是歌頌佛德的清淨聲音或曲調,舞蹈自然地與它相伴共生,密切跟隨。佛教徒對於歌舞的態度本來十分保守,許多佛經都叫人「不觀歌舞」,但是為了便於傳播宗教,還是需要借助契合人心的歌舞,故而產生了經典朗誦,再逐漸發展成音樂及舞蹈,佛國世界自此充滿了讚誦祈福的歌聲舞影,例如︰釋迦牟尼出生時︰「諸妙音樂、不鼓自鳴」;涅槃(ㄋㄧㄝˋㄆㄢˊ,出家人去世)前︰「先造寶輿雕鏤莊麗,以如來身置寶輿上,燒香散華,作眾伎樂,歌頌讚歎。於音樂中,而說苦空無常無我不淨之法。」;在傣族的「擺帕拉節」慶典上,佛祖用手指射出一縷佛光,幫天柱山來的孔雀脫胎換骨,長出斑斕尾羽,於是牠心懷感激地每年參加擺帕拉節,向高坐蓮花臺上的佛祖獻舞;天上經常飄著曼陀羅花,各種樂器在空中自由飛舞,不奏而鳴,仙女聞聲起舞,白鶴、孔雀、鸚鵡、舍利、迦陵頻迦、共命鳥等神鳥,不分晝夜地婉轉歌唱……。經書中描繪的這些美景,簡直是極樂世界,凡人能不嚮往嗎?
佛曲傳入中國不久,就發現一個問題︰用梵語唱誦,不易引起漢人共鳴,想要翻譯成漢語,又因梵語屬拼音文字,漢語屬一字一音,譯文很難與原曲吻合。可是漢族佛教徒越來越多,對漢語佛曲的需要越來越迫切,於是,本土的佛曲出現了,創始人是誰呢?據說是三國時的大才子曹植,創出的曲子叫「梵唄」。梵,是指與古印度佛教有關的事物,「唄」是古梵語的音譯,有歌頌、讚嘆的意思。
《法苑珠林》、《法華玄讚》二書都記載著這個傳奇︰有一天,曹植到山東魚山遊玩,忽然聽見空中、岩岫、遠谷中傳來清雅幽婉的聲音,他獨聽良久,然後摹擬它的聲音,寫成漢文佛曲《太子頌》和《及睒(ㄕㄢˇ)誦》,兩曲都是用說唱方式敘說佛教的故事,現在還可在魚山西側的石壁上,見到 “聞梵”兩個朱紅刻字,刻字下方,有一石洞,叫做「梵音洞」,相傳便是曹植當年聞聽梵天之樂的地方。曹植在魚山創制的梵唄,後世稱為「魚山制梵」、「魚山梵唄」或者「魚山唄」。它後來傳到日本,多年來,常有日本僧人赴魚山朝聖,1996年6月19日,日本東寺真言宗組成「中國魚山參拜團」,到山東省東阿縣魚山參拜曹植陵墓,並在墓前演唱曹植創作的佛教音樂,在離開魚山之前,副團長加藤宥英欣然寫下了「梵唄東流歸故鄉」七個字,為魚山梵唄留下一段佳話。
曹植撒下梵唄的種子後,各代都有信徒努力澆水施肥,大約經過兩百年,到南朝時,開花結果,大放異彩,墊定南朝在佛教歌舞傳承上的重要地位。
公元247年,也就是三國孫權時期,天竺和尚首度來到建業(南京),設像行道、建塔立寺,四處散佈教義,南朝時期,人們對於佛教已景從雲集,蔚然成風,為什麼會產生這種盛況呢?有兩個原因︰
南朝,是宋、齊、梁、陳四個政權(420年劉裕篡晉始∼589年楊堅滅陳止)的合稱,京城全設在建康(南京)。四朝輪流踏上政治舞台,因此戰亂頻仍、社會動盪,百姓生活痛苦不安,佛教倡導的「來世說」,頗能撫慰他們惶恐的心靈、帶給他們無限希望,因此信徒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再者,南朝和北朝一樣,王公貴族多篤信佛教,對佛教的推廣不遺餘力,南齊竟陵王蕭子良就是其中一員,《南齊書》說他︰「招致名僧,講悟佛法,造經唄新聲。道俗之盛,江左未有也。」由於蕭子良的作為,使得佛教的昌盛,超越往昔;梵唄的吟唱,去陳出新。不過,他的貢獻在王公貴族中還不算最大,南梁的武帝蕭衍,才是古往今來第一人,被稱為「菩薩皇帝」。
蕭衍(公元464—549年),梁朝的創建者,起初信奉道教,即位後第三年(公元504年),在釋迦牟尼佛誕之日(四月初四),率僧眾二萬人聚集重雲殿,當眾發願「捨道歸佛」,從此以後,他就想方設法地推廣佛教,由於他的身份地位特殊,又擅長文學、音樂,在位時間更長達四十八年,所以做了許多旁人難以做到的事︰著作數百卷《大涅槃》、《大品》、《淨名》、《大集》諸經的「疏記」及「問答」;親往同泰等寺講說《涅槃》、《般若ㄅㄛ ㄖㄜˇ 》等經;寫詩規勸臣下信奉佛教,如《遊鐘山大愛敬寺》、《覺新意贈江革》;出巨資建立愛敬、光宅、開善、同泰諸寺,無不宏偉奇麗,所造的佛像,也窮工極妙;首創在鎮江寺舉辦水陸法會,是一場包括誦經、禮拜、音樂、美術、舞蹈等眾多藝術於一爐的盛大法事;效法釋迦牟尼捨王位出家,四次(一說「三次」)捨身同泰寺為「寺奴」,政府都用巨款把他贖回,此舉雖大大充實了寺院經濟,卻害得國庫空虛、施政困難,國家搖搖欲墜;親作樂曲,包含數量眾多的佛家新曲,其中的歌舞表演,出現了須彌山、帝釋天、七香海、七金山、咸海,安息孔雀等佛家事物,以及象徵佛家的金輪、象、鹿等道具,深刻影響了當代和後世佛家歌舞的表演方式。
上有所好,下必從之,帝王們如此信佛愛佛,下面的人唯恐跟不到時尚,落了伍,於是王爺、皇子、嬪妃、公主、大臣、貴族們爭先恐後地在各地建寺齋僧,所建寺廟一座比一座華麗,所供僧侶一間比一間眾多,南朝的鬱鬱佛風,就充份地反映在建築上,當時寺廟的確實數目,今天已不可考,但是從唐代詩人杜牧的《江南春》中,我們可以想像一下那種繁花錦簇般的榮景︰「千里鶯啼綠映?,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雨中。」寺廟僧侶如此眾多,自然梵唄聲聲、歌舞處處,南朝統治下的江左地區(長江以東的地方,現在江蘇省南部一帶),好一派祥和的佛國風光。
值得注意的是,南朝雖然佛教興盛,但是本土宗教——道教的勢力,仍舊根深蒂固,大於佛教,當時最流行的舞蹈,還是楚、吳、淮南等地方性的舞曲,如《上雲樂》、《白紵舞》、《淮南舞》、《大垂手》、《小垂手》、《前溪舞》、《鞞(ㄅㄟ)扇舞》、《春江花月夜》、《玉樹後庭花》……。佛教為了傳播時沒有阻礙,就在自身歌舞中摻入許多道教元素,此後,佛、道歌舞融為一體,不分彼此。南齊第六代皇帝蕭寶卷(公元483∼501年),便創作過一首這樣的新舞《步步生蓮花》。
蕭寶卷一向生活奢靡、耽於逸樂,他豪放地拿出巨資,建造美輪美奐的宮殿——仙華、神仙、玉壽等,殿名都充滿了道教風味。其中,給潘玉兒住的玉壽殿,特地做了一頂飛仙帳,四面織錦鋪繡,畫滿了神仙飛舞飄蕩的圖樣;又採用佛書《雜寶藏經》中的故事︰「美麗的鹿女,行走時,每步都留下蓮花足跡。」在宮殿中用黃金貼地,拼出蓮花圖案,讓寵妃潘玉兒在上面跳舞,還為它取了個好聽名字——步步生蓮花,這就是成語「步步生蓮」的由來。
近來考古學家在江蘇省丹陽挖掘蕭寶卷墳墓,發現許多幅壁畫,儒、佛、道的題材都有︰《羽人戲龍》、《羽人戲虎》、《竹林七賢》、《騎馬樂隊》、《獅子》、《飛天》等,可見墓中主人博取周納、兼容並蓄。就拿《羽人戲龍》、《羽人戲虎》來說,畫裡細膩地描繪了羽人和龍、虎嬉戲的情景。圖中央,代表神仙的羽人,身穿輕薄羽衣,袖子和褲管都像鳥翅,手上分別拿著仙草和煉丹的長勺,勺中火焰熊熊;龍是昂首翹尾,飄逸洒?,虎則張牙舞爪,形態威猛;空中有三個跳舞的仙女,高髻柳腰、滿身珠翠、裙帶翻飛、顧盼生姿;壁上有《太陽》、《月亮》、《獅子》、《墓主升天》等圖像,有人認為它們呈現著道家「乘白雲,到帝鄉。」的思想,應該是道家樂曲《上雲樂》的舞圖,不過,畫的四周刻著許多蓮花,十分特別,因為蓮花是中國人最喜歡的君子花,也是佛國聖人的化身、淨土的象徵,所以這幅壁畫的意象,饒富趣味。
南梁武帝雖然極度崇佛,但從不曾捨棄儒學和道教,他首先提出「儒釋道三教一家」學說,而且身體力行。天監十一年(公元512年),武帝想將吳聲《西曲》改編成《上雲樂》七曲,除了找文士沈?與任昉、樂令吳安泰、善唱吳歌的宮女王金珠外,還找來精通樂律的法雲禪師,大家一起研製新曲,完成的作品詞雅曲美、風格清奇,曲目中有「安息孔雀」、「鳳凰」、「文鹿」等佛教中模擬動物的舞蹈,本是道教樂舞的《上雲樂》,散發出濃濃的佛教氣韻,令人耳目一新、意動神馳。
此外,還有一件特別的事,在《敦煌遺書》中發現供佛的《太子入山修道贊》,竟然使用了道教的詞︰「一更夜月長,東宮建道場,幡花傘蓋月爭光,燒寶香。共奏天仙樂,龜茲?宮商,美人無奈手頭忙。」
佛、道二教的融合,使得南朝歌舞產生了時新容貌、別樣風情,在中國樂舞裡,可說是一朵珍貴的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