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高跟鞋」,人們腦海中立即浮現的,多半是西方的鞋子,很少想到東方也有發展出自己的高跟鞋——木屐鞋、弓鞋、旗鞋。使得東西文化互相對照、並且相映成趣。
外國高跟鞋的發端,眾說紛紜;中國高跟鞋的發端,也同樣莫衷一是。西方高跟鞋的源頭之一是木屐,巧的是中國也有木屐,它的高度、樣式,因時間、地區而有所不同。晉朝人干寶著的「搜神記」中說,初時女屐圓頭、男屐方頭;晉書記載四川多蒺藜,為了破除這層障礙,宣帝司馬懿率領士兵,穿著軟木平底屐,在蒺藜叢中追擊蜀軍。1989年在浙江寧波市慈城湖一個遺址中,發現了四千年前的木屐;2004年在浙江杭州附近發現東周時期的高齒木屐。而有文字記錄、最早穿著木屐的人,是兩千六百多年前,春秋時代的晉文公,這當中有一個感人的故事。
晉文公,名重耳,西元前656年,為躲避其父寵妃驪姬的毒手,和五名臣子逃離晉國,在翟、齊、曹、宋、鄭、楚、秦等國流浪。有一天,在前往魏國的途中,沒有食物,只能吃野菜充饑,生長在富貴之家的重耳食不下嚥,介之推割下大腿肉煮熟為他療饑,韓詩外傳記載介之推「割股奉君」。重耳出亡十九年後,得到秦穆公幫助,回國即位為晉文公,他大賞功臣,唯獨忘了介之推,介之推也不貪求名利,與母親進入綿山隱居。不管文公如何召喚,他都不願入朝受賞,文公便令人火燒綿山,欲逼孝順的他奉母出山,誰知大火熄滅後,竟發現他和母親抱著一棵燒焦的柳樹而亡,文公深自悔恨懊惱,便叫人將柳樹鋸下一截,製成木屐穿在腳上,時時低頭對它哀嘆︰「悲夫!足下。」以抒發對介之推的思念之情。這也是寒食節的由來。
春秋時,吳王夫差叫人用楩梓木在館娃宮鋪成「響屧廊」,木板下放許多銅片,讓西施穿著木屐舞鞋碎步上廊、翩翩起舞,隨著步履的快慢,發出各種聲音。銅片聲、木鞋聲、裙襬上的環鈴璫聲,合奏成一首仙樂,清脆而幽深、嘹亮而渺遠。
東晉時,大詩人謝靈運發明了一種活齒木屐,專門用來遊山玩水。上山時拿掉前齒、下山時去掉後齒,便可以保持身體的平衡,這款鞋叫做「謝公屐」,又叫「登山屐」,李白穿著它去爬山並歌誦它︰「腳著謝公屐,身登青雲梯。」訴說內心的快活。
在東方,日本被稱為「木屐之邦」,可見大和民族多麼愛它,緣於它結實耐用價廉又方便,不論甚麼時候和場合,都可以穿它,與民眾生活結合得十分緊密。腳下一雙木屐,平日四處行走,穿脫方便;雨天,不怕泥濘雨水,步履如常。在正式場合,例如節慶、祭典、舞蹈……,將木屐與和服搭配,步伐細碎,顯得分外優雅。不管在日常或是正式的場合,都是得體的穿著。常見日本古詩中,把穿著木屐的女子,描繪得搖曳生姿、風情萬種,令人著迷。
日本的木屐,大約出現在十二、三世紀,比中國晚。有一說是「從中國經朝鮮傳過去的」,也有一說是「留學生從唐朝帶回去的」。它的鞋頭很巧的與中國一樣——男方女圓;木屐也寫作「足下」。2001、2004年,日本的池上正治兩次率「日中友好代表團」,到山西省介休市木屐的發祥地——綿山——憑弔、植樹,表達他們的深厚情誼,也許兩國的木屐,的確是有一點血緣關係的。
1860年,日本婦女接觸到西方鞋子,穿高跟鞋形成一股風潮,被認為時髦、美麗,但近來因為健康、衛生、舒適等種種原因,又回歸傳統——和服、拖鞋、木屐,又重新在婦女之中流行了。
木屐的歷史雖然歷史悠久,但更多人認為︰南唐(西元十世紀)時出現的弓鞋才是高跟鞋的始祖,而且和舞蹈息息相關,因為它是為了舞蹈而產生的。
南唐後主李煜,性喜歌舞作樂,有一天突發奇想,叫人做一個六尺高的金蓮花,飾以珠寶瓔珞綢帶,命善舞的窅娘站在上面表演。她為了增添韻致,自出機杼地用布帛把腳層層包裹成新月狀,只靠纖細的雙足支撐全身重量,站時似荷立水面、行時如風擺楊柳,後主看了,無限愛憐。由於帝王的愛好,在宮中、民間都形成一股纏足風潮,婦女紛紛把腳裹成紅菱型、新月型,也有人在外面加上襪子、鞋套,講究些的,還在鞋面繡花繪草,十分漂亮,下面還會加木底,所以這「弓鞋」只是一個總稱,泛指各式各樣配合纏足而穿的鞋子,包含了各種形狀和彎曲弧度。
從目前出土文物來看,從南唐到明代中期,都是窄身、尖頭、平底、鞋尖上翹或下折,但都沒把腳弄成弓型,晚明時期才把鞋跟加高,變成高底鞋,成為主流。1956——1958年,考古學家在萬曆皇帝的定陵中,發現一雙孝敬皇后的淡紅色高跟鞋,圓口尖足鳳頭筒狀後跟,跟高一點八吋,以多層草板紙相疊,用合股絲線釘在一起,再包上紅素緞而成。
高底鞋使得腳愈顯微小,視覺效果更好,也由此使纏足方式改變,要「弓彎纖小」才合乎美的標準,同時也代表身份的高貴,因為明代朝庭規定「賤民女子不得纏足」。腳太大或腳太醜很難嫁得出去,即使嫁出去了,也會被夫家羞辱,說甚麼「半截美人」或是「大腳婆」。當時習俗,新娘一進門,男方第一件事就是檢查她腳的大小,若是腳小足尖,男方便歡天喜地。「錦帕蒙頭拜地天,難得新婦判媸妍。忽看小腳裙邊露,夫婿全家喜欲顛。」這女孩的腳,可是嫁娶雙方第一大事呢!
為了女兒未來的幸福,母親們常把五歲左右小女孩的腳,努力折成彎弓形,使前段腳掌與後段腳跟緊緊靠攏,後面四指向內彎到足心,甚至於小指貼在大拇指外側,最後只剩一隻拇指在前,看起來「纖細小巧」,以合乎美的標準,即使女兒哭喊哀嚎乞憐、腿腫腳爛骨斷,母親仍狠心地?折,女孩哭叫越悽慘,鄰居越誇母親有愛心。而這一雙被美稱為金蓮、玉筍、鳳尖、新月或蓮鉤的小腳,卻是無數缸眼淚換來的啊!
到了清朝,崇尚小腳之風,更勝前朝,有的金蓮只有二點八寸。滿族婦女本來就有自己的高跟鞋——高底旗鞋,她們擅長削木為履、鞋跟極粗極高,最高的約有十吋,叫做花盆底鞋,也叫馬蹄底鞋,鞋面、鞋幫、不著地的木跟部分,都有刺繡或珠串做裝飾,極為華麗。十三、四歲以上的年輕女子,穿著這種鞋子,走起來裊裊婷婷,充滿了民族風情。進關後,她們看到漢女小腳,覺得很美,也跟著纏起足來,即使康熙、乾隆、順治等皇帝三令五申地禁止,她們也不予理睬,弓鞋在她們手裡,做得更加精緻,美不勝收。1920——1930年代,弓鞋又吸收了西式材質、設計,做出了比較秀雅舒適的「坤鞋」,這也是末代款了。
清末民初,西方「天足好」的思想傳入,反纏足運動風起雲湧,國民政府為加速杜絕纏足習慣,不但頒布禁令,還嚴懲違令者的父母,把他們關進牢裡或罰鍰,雷厲風行之下,許多女孩放足或不再纏足。原以為女性的腳可以自由了,此時,西方的高跟鞋卻悄然進入上海等大都市,接替了弓鞋的位置。當時,女孩子身穿旗袍、腳踩高跟鞋,成為時髦的標幟。丟了中國的高跟鞋而換上西方高跟鞋,兩者有甚麼差別嗎?有的,女孩沒裹小腳,受的罪少一點吧!
臺灣女性的服飾,受到多種文化的影響,所以有人穿弓鞋,有人穿木屐,有人穿西式高跟鞋。現當二十世紀,歐美對全球的影響力正強,故而目前最時尚的鞋子,當然是西洋高跟鞋了,跟著世界潮流走的國標舞界也不例外,何況國標舞本來就是西方的產物,舞鞋便採用西方舞者的款式,以與國際同步。不過,民族不同,腳型有異,終究不能全盤接受,那麼這些年來,臺灣國標舞界的鞋子,又有甚麼興革呢?
曾在第一家引進英國舞鞋公司工作的亞鈴說,台灣國標舞鞋的變遷,可以每五年做一個分野。
大約在民國七十五年,初次從英國進口舞鞋,分摩登包頭、拉丁露趾兩大類,這本為西方人做的尖頭窄身鞋型,並不適合腳型寬扁的東方人穿,國內女舞者常是勉強把腳擠進鞋中,即使不舒服,只有忍耐,因為別無選擇。此外,向英國訂購鞋子,往往要等兩、三個月才能拿到,耗時廢日,也還是要忍耐。當它遠渡重洋到達舞者手裡時,即使它有穿著不適的缺點,由於得來不易,女舞者也視為珍寶,格外愛惜,都是破損到不能穿了,才忍痛丟棄。以2.5吋及3吋為標準高度。
民國八十年左右,仍是獨家進口舞鞋的永福公司,向英國廠商要求把鞋面加寬,以符合東方人腳型,讓國內選手穿得自在舒適,更能發揮出優質的舞技。當時的鞋面,都是白緞材質,為的是便於配合各色舞衣,染成同樣色系,產生整體的美感。
八十五年開始,進口鞋子的廠商從一家變成多家,品牌、款式呈現多元化,舞者的選擇增加;另一方面,製作技術也日益精進,增加了鞋子的穩定性及舒適感,使舞者腳部受的罪減少很多。這時鞋面以膚色為主、金、銀二色為輔。
九十年以後,外國舞者偏好穿三吋高的鞋子,使自己體型看起來更加修長美麗,國內舞者隨之跟進,觸目所及,今日場上選手的舞鞋,多是這種高度。
「功夫深的女舞者,往往沒有漂亮的腳跟腿。」現為舞服設計師的亞鈴,經過多年觀察,有了這樣深刻的感受。她看到許多女舞者的腳越練越不美,是因為穿高跟鞋又長時間用力,小腿長出小肌肉、腳趾中間往上拱、拇指外翻、皮膚與鞋帶不停摩擦變得粗糙……,因為她們是職業舞者,不得不做如此大的犧牲,換言之,這些「不美」的地方,正是她們長久努力,流了無數汗水與淚水的表徵,對於那份孜孜矻矻、堅忍不拔的精神、實在值得我們致上深深的敬意。
參考資料︰1.百度百科 介之推 http://baike.baidu.com/view/147561.htm
2.西施過後響屧 http://www.lotour.com/snapshot/2007-12-24/snapshot_102187.shtml
3.纏足——「金蓮崇拜」盛極而衰的演變。高彥頤著/苗延威譯。
4.中國古代服飾。戴欽祥、陸欽、李亞麟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