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1965年社交舞演進及三大老的領導
1950年代教舞非為正式行業之一,所以舞蹈教室不敢廣告公開招生,而致遭受
有關單位違警處理法辦。新生經由舊學員介紹或識途老馬自來報告,男老師傳
授男、女舞步,取自軍方俱樂部舞廳流行的舞步擇選施教。1960年筆者三十一
歲,購到英、日文版書本,從基本步到簡易花步,邊學邊教,苦讀自學約三年
,竭力推介正統舞步。1966年澳洲舞協訪北市台灣國際舞蹈俱樂部(北市舞拹
前身)。1968年日本助川五郎大師訪台。1969年邀日本小嵨鐵治、滋美冠軍選
手。繼之同年和德國脫拉茲夫妻連袂臨台。這些國外舞壇世界級大師在台北市
教學、表演…等,給台灣舞群大開眼界,是台灣社交舞化為國際標準舞隨而邁
入國際路線的啟動泉源。
台灣的舞蹈技術,當時承蒙日本老師的指導,進步顯然,領先東南亞諸國,最
明亮的東方明珠;香港舞蹈大師也偶見分別來訪北市舞蹈教師,結朋談論舞技
和兩地交流願景共謀發展。
艱辛時代的協和
1950年至1965年,這段約十五年的歲月台灣三大老:賴木煌、蔡增添、曾朝東
三位大師教導晚輩學習舞技和花步,他們為人誠實和祥,生活腳踏實地專心教
舞,沒有現代人的高需求享受,和掌控舞界的權力野心,風格保守各自為之,
因此三大老間沒有紛爭。這個時代的年輕老師、學員、舞迷,受國策和社會風
氣壓抑不予置喙聲賞標準舞,唯自我滿足走在時代潮流先端,熱衷樂趣:跳舞
、學舞。
我和老友三人,在井中觀天的幼齒青年小子,1950年前後學舞、教舞到政府准
許舞協成立的1970年,已屆青壯初期四十歲左右。前數年的國際級舞蹈顯要來
台交流,我們在幕後跑腿推行活動實務,動員舞友及宣傳,請益外國老師等,
塑造新形象和信望,教出一批新舞者,成為舞運的忠實工作幹員,得眾人抬愛
肯定。
這段年間,國人開始了解標準舞的健康價值,與國際運動競賽文化態勢,產生
一股活力熱潮;聲振組織舞協,獲得有志社會賢達支持,組織籌備委員會,懇
請有力人士申訴高層賢察國民邦交需要,並依照人民團體組織法呈文申准。
兩舞協成立人力分散
回想1970年、1971年中華民國國際標準舞蹈協會(以後簡稱國標舞協),台北
市舞蹈協會(以後稱北市舞協)相繼成立,台灣舞蹈族群分兩派,國標舞協官
方公教背景人員齊全行政能力強,依規申辦人民團體組織法舉辦活動。北市舞
協卻相反,掛名的理監事雖然身為政府公教,但與人民團體主管單位公關非如
所思,所以舞協行政和主管單位的關係,國標舞協佔優。
至於舞蹈老師和舞迷,國標舞協有舞界大老賴木煌老師、黎暈、黃耀庭、李榮
生、李新哲……等人,其中業餘舞者高太太致力拓展國外路線和日本舞界奠定
國民邦交之基礎。北市舞協主幹們中:筆者黃輝煌、張迺欽老師(已故)二人
精通日語文,和日本舞壇協會顯要或資優老師溝通自如,善結公私情誼,獲益
匪淺,連水生老師(已故)組織意識強合作無間,因北市舞協是坊間平民為成
員主體,韌性衝勁強,平易近人,得中南部舞蹈老師的土根性情義,多位參加
北市舞協,所以北市舞協的舞蹈族群多於「國標舞協」,動員能力強。
土風舞、民族舞的權威楊昌雄老師,在1960年代響應政府復興民族文化,推廣
教導民族舞、土風舞,能力強表現優,獲得官方肯定信賴,當時的北市舞協正
需有力行政實務人才,協助舞蹈老師完成推介提升舞技。楊老師和張迺欽老師
關係特好,北市舞拹開會決議邀他為重要幹部,借重他的才華和官方人脈,向
主管單位台北市社會局申辦活動及租借場地…等會務。他深研土風舞、民族舞
外,亦久年研創國標舞學理論述,國內外舞蹈潮流趨勢瞭如指掌,非常關心台
灣應如何朝向國標舞進展之路,他現任「舞蹈雜誌」社長兼中華民國體育運動
舞蹈總會顧問,夫人王玲瓏女士久年服務於YMCA職掌總幹事,是位公私能幹溫
柔的賢內助,他倆為舞蹈默默耕耘,實地求效,不予包裝美化求利,其清高風
采令筆者敬佩,有幸和他倆為友。 ……(待續)……
※ 附記:舞界老友甚多失聯,若有記載遺漏或冒犯
,敬請見諒並請來電聯絡。連絡電話:(02)2871-0908或傳真:(02)2875-1419
黃輝煌 敬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