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術天地(29)

Quick Open Reverse Turn舞步的技術探討

轉載自「舞世界月刊」192期
作者:沈寧遠;IDTA Fellow / Facebook摩術學堂社團主持人
摩術學堂:http://www.facebook.com/groups/BTSociety/







Quick Open Reverse Turn 一般翻譯成:開式快左轉步。這個舞步名稱大家一定覺得很熟悉,以為它就是慢華爾滋裡面,第一步右腳前進,最後結束在舞伴外側、開腳位置上的左轉舞步?但真的不是!它分別是狐步和快四步裡的標準舞步,三種跳法都不一樣,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今天的摩術天地專欄就來探討這個似是而非的Quick Open Reverse舞步。

一、順著上面的引言,先確認一般認知的Quick Open Reverse舞步是什麼?共四步,第一步男士右腳前進在CBMP和外側舞伴位置上(往斜中央移動),第二步(左腳前進)開始進入Open Reverse Turn。Open Reverse Turn共有三步,也就是華爾滋Reverse Turn 1-3,最後一步不併腳,結束在男士背向舞程線、把左腳後退在CBMP位置上(女士右腳前進在CBMP與外側舞伴位置上)。這就是普遍認為的Quick Open Reverse舞步,通常用在華爾茲裡,拍子是1+23,而且男士前兩步都是腳跟先著地,沒錯吧?但是………

二、接著我們來看看國際標準舞裡真正的Quick Open Reverse Turn該怎麼跳?狐步和快四步裡都有這個舞步,舞步非常單純,舞步表分別如下:

三、簡單介紹一下上面兩種Quick Open Reverse Turn的標準跳法:

1. 狐步的Quick Open Reverse Turn

1). 共六?,拍子是SQ+QQQ,前三步確實是上面解釋過的Open Reverse Turn,後三步則和Feather Finish 比較接近。

2). 比較特別的是,這個舞步用在狐步裡,也用狐步的標準升降(Rise e/o 1),但男士卻沒有引導女士跳足跟轉(Heel Turn),這一點是男士在引導上要特別注意的地方 -- 要引導女士第二步把腳向側打開(轉3/8,左腳指向舞程線)。第三步則引導女士右腳往LOD前進在CBMP和外側舞伴的位置上,然後第4-6步可以看作是跳一個Feather Finish,但拍子是用QQQ,第四步因為只有一拍所以用腳尖。

3). 從拍子上看,第一步是正常的兩拍,第2,3步則各別只有半拍,後三步都是一拍。也就是說這個舞步包含有三種速度,從最慢到最快再到回正常,這個速度的變化,正是狐步Quick Open Reverse Turn舞步特色之所在。重點是:舞步名稱中的”快”,指的是第2,3步,是在升高位置上(Up on 2,3),不是在第一步驅動步上!

2. 快四步的Quick Open Reverse Turn

1). 快四步的Quick Open Reverse Turn只有三步,除了拍子是SQQ之外,它和狐步的Quick Open Reverse Turn舞步的前三步跳法幾乎完全一樣。

2). 注意:雖然拍子在快四步裡是正常的SQQ,但是它也是快在第2,3步(第1步兩拍,第2,3步各一拍),也是快在升高的位置上(Up on 2,3),不是在第一步驅動步上。

3). 從狐步和快四步這兩個標準舞步中我們可以看出來,Quick Open Reverse Turn舞步的重點其實是在前三步,之所以在狐步裡會有六步,是為了遷就狐步舞科的特色跳法和拍子的完整性(前三步SQ+只有三拍,不能停在這裡)。因此,在下面的討論中,我們以簡單只有三步的快四步Quick Open Reverse Turn當作標準,來和其它的舞步作比較。

3. 大家一定覺得很奇怪,為什麼Quick Open Reverse Turn 是狐步與快四步的標準舞步,而不是華爾滋裡的標準舞步,我們一般不都是把它跳在華爾茲裡嗎?

1). 因為它結束在把腳打開的位置上(所以舞步名稱中有Open)。

2). 因為華爾滋舞步的速度特色是先快再慢,而標準Quick Open Reverse Turn 是先慢再快(SQ+與SQQ),因此它沒有華爾滋舞步的速度特色。反過來說,它就符合了慢狐步和快四步的速度特色 – 先慢再快(狐步和快四步的標準拍子是SQQ)。

3). 但是別忘了,Quick Open Reverse Turn沒有做Heel Turn,做的是讓女士左腳向側打開的側擺盪華爾滋轉動,這不是狐步的特色動作(跟標準的狐步Reverse Turn是完全不一樣的)。筆者認為正因為這樣,所以它也必須再有後面三步,才能把狐步的特色加進來,而不能像快四步Quick Open Reverse Turn一樣只有三步。

四、上面說了三種不同Quick Open Reverse舞步的跳法,步數分別是四步、六步與三步。我們回到一開始的問題上:大家認知的四步Quick Open Reverse舞步,真的是標準的Quick Open Reverse 嗎?經過上面的分析比較之後,我們知道1+23這四步當然不是Quick Open Reverse!舞步不對、拍子(速度變化)也不對。

1. 先來探討一下為什麼會有所謂的四步Quick Open Reverse舞步?其真實的情況舉例來說是:當我們在Running Finish或Progressive Chasse to Left舞步之後(結束在面對斜中央),想要接Open Reverse Turn(三步),但是腳不對,怎麼辦?換個說法就是,Open Reverse Turn的第一步該是男士左腳前進,但是Running Finish結束在左腳重心上,下一步只能右腳前進,這個時候怎麼辦?直覺的想法就是:多跳一步。又因為是華爾茲,所以選擇用1+23的拍子(比較有華爾滋的味道),於是這總共有四步的所謂Quick Open Reverse舞步就出現江湖了。

2. 因此,和標準的Quick Open Reverse Turn 相比,從舞步上來看,四步Quick Open Reverse的第一步是右腳前進,但真正Quick Open Reverse Turn的第一步是左腳前進,而且只有三步。

3. 再來談拍子。就算我們把四步Quick Open Reverse的第一步省略不看,只看後三步,但既然我們用1+23的拍子來跳這四步,顯然後三步Open Reverse Turn的拍子(+23)不具有Quick Open Reverse 的主要特性(根本就沒有Quick的事實,別忘了是要快在後面),所以當然就不是標準Quick Open Reverse 的舞步。說清楚一點:四步的Quick Open Reverse是快在最前面的第1,2步(1+),而標準的Quick Open Reverse是快在後面(QQ)。那為什麼這四步會被大家叫成Quick Open Reverse呢?那是因為這四步一開始就很快(1+),所以大家就叫它作Quick Open Reverse了,這也是大家對標準的Quick Open Reverse Turn舞步,並不真正瞭解所造成的,然而不論在國內或國外,現在似乎已經積非成是了。

4. 這四步和Open Reverse Turn來比,它的前面多了一步,所以它的正確名稱,應該叫作:RF fwd in CBMP into Open Reverse Turn(Lady Outside),所謂的 Quick Open Reverse 或是 RF fwd in CBMP into Quick Open Reverse,這兩種稱呼都是不正確的。說到這裡,筆者已經對一開始所提出關於名稱上的問題作了完整的解釋,不過這RF fwd in CBMP into Open Reverse Turn舞步有關的技術問題,可不只有這樣 ……..

五、大家認知的所謂四步的Quick Open Reverse舞步,除了名稱有問題(不是真的Quick Open Reverse舞步)之外,它還有另外一些跟拍子快慢相關的問題(運動力學上的問題)。下面我們進一步來探討它:

1. 正常情況下,驅動步因為移動距離最長、包含有比較多的動作(承先啟後)、移動擺盪的能量也靠它來製造,而需要比較多時間。因此如果把時間縮短,困難度就會增加,困難不在男士,是在女士。所以,我們會發現IDTA書本裡的所有標準舞步中,把"加"拍放在驅動步上(1+、Q+、S+)的舞步,除了狐步的Fallaway Reverse and Slip Pivot和Bounce Fallaway 之外(拍子是S+),其它一個也沒有(快四步的Tipsy舞步不算,因為它沒有驅動)。這也就證明了,這種縮短驅動步時間的拍子,不合乎正常移動擺盪及引導跟隨的原則。(狐步的第一步因為有兩拍,時間比較長,所以即使用S+的拍子會讓驅動步少了半拍的時間,但影響較小。也就是說"S+"的拍子比較不會有問題,但雖然如此,書裡仍然只有兩個Fallaway的標準舞步用S+這個拍子)

2. 上面是告訴我們:正常標準的驅動步是只有一步的,而且驅動步的時間不能隨便縮短。另外還有一件重要的事情,當我們碰到1+、Q+、SS這種前面多跳一步,而且第1,2步時間長短相同的時候,為了要遷就標準舞步的擺盪特性,我們通常會把這種拍子跳成兩步驅動的形式(在腳跟上往前跑兩步)。例如IDTA 2011年版的書中,快四步Quick Open Reverse Turn的前接舞步裡,有特別寫著:Walk on RF in CBMP OP,這就是告訴我們可以這樣跳(兩步驅動),雖說如此,但這時也會衍生其它的問題。下面繼續說…..

3. 拍子就是時間,拍子不一樣代表舞步的速度不一樣,而速度的變化會受到大自然(運動力學)的約制,所以當拍子改變時,跳法技術就有可能會改變。例如:跳1+23的拍子,前兩?就會跳成用腳跟往前驅動兩?(第二步末才升高),但是如果跳12+3 就可以正常的驅動(第一步末就升高)。所以,當舞步拍子改變的時候,跳法(升降與腳法)也可能會受到影響而改變。

4. 這1+23的拍子改變了正常驅動擺盪的腳法與升降,使得男士在腳跟上往前連跑兩步才升高,這對主動引導的男士不會有問題,但卻會造成女士跟隨上的困擾與困難。正常自然的驅動步是一步,不能是兩步,如果用往前跑兩步來驅動,將完全破壞了驅動擺盪的自然運動規則(鐘擺蕩是在地心引力作用下的位能和動能互換,往下擺蕩之後就一定得要上升,不能等),當然女士的跟隨就困難了。換句話說:拍子一旦改變,跳法就可能會改變,引導與跟隨的情況也會被迫改變。

5. 繼續談女士跟隨困難的問題。在兩步驅動的情況下,當女士前進的時候又會比女士後退的時候影響更大。因為當女士後退的時候,不管是否升高都會經過腳跟,所以升降的改變對女士的腳法並沒有影響(也可以說女士後退時的升降較不明顯)。但是在女士前進的時候,就會因為有腳法(腳跟或腳尖)上的不同,影響就會很大了。這就是為什麼男士在腳跟上連續前進驅動兩步的跳法,雖然不符合自然的擺蕩原理,但是免強還可以跳(所以書上會寫可以這樣接),但是如果男士連續後退驅動兩步,就真的會發生問題了。

6. 現在大家的舞序中,有非常多的"1+"、"Q+"、"S+"、"SS"的拍子在驅動步上,為什麼可以跳呢?答案是:那是因為大家都跳套舞,既然套過了,女士就知道舞步,會主動去跳這個舞步,所以不會覺得有跟隨的問題。因此,如果您跳的是自由步,技術也沒有很好,則建議還是避免使用在驅動步上縮減時間的拍子,更要避免"1+"、"Q+"、"SS"這種兩步驅動的拍子(第1,2步時間相同),否則您的女士會很辛苦。簡單說,我們應該要盡量使用正常自然的拍子,避免使用兩步驅動的跳法,如果真的想要跳類似1+23的拍子,舞步最好要先套過才會好跳。套舞的重要目的就是在解決這種引導與跟隨的問題,使得拍子的運用空間與彈性可以更大。舞步一旦套過之後,上面那些:驅動步時間不足、不自然的兩步驅動等問題,也就可以克服了。

7. 把上面的討論歸納一下,有兩個重點:

1). 驅動步的時間不能隨便縮短,如果要加快舞步的速度,則加快在驅動步之後的升高位置上(第2,3步;在腳尖上的時候)才是比較合理容易的。換句話說:從運動力學的角度看,標準Quick Open Reverse Turn(SQQ)的跳法才是正確的。

2). 連續在腳跟上往前驅動兩步的不自然跳法,會有引導與跟隨上的問題,這種情況,舞要套過才容易跳得好。

六、RF fwd in CBMP into Open Reverse Turn是男士連續往前驅動兩步(女士後退)的情形,這裡再舉一個男士連續後退(女士前進)驅動兩步的例子(也是四步):LF back in CBMP into Feather Finish。

1. 如果我們在Progressive Chasse to Right舞步的後面想要接Feather Finish,這個時候的情況是:想跳Feather Finish,但是腳不對。Feather Finish 第一?該是男士右腳後退,但男士現在卻結束在右腳重心上,下一步只能退左腳,怎麼辦?

2. 直覺的想法就是多跳一步,所以:先左腳後退一步,然後繼續接右腳後退的Feather Finish。假設是在華爾茲裡,正常Feather Finish的拍子是123,為了多跳一步,把它改成1+23,一切好像就安排得非常完美!?............ 但是問題來了:

1). 正常驅動升高(start to rise e/o 1)可不可以?答案是很困難。原因是在擺盪的升高位置上,男士想要控制女士多往前一?,再左轉,再改變方向後退一步,會非常的困難(簡單說就是男士很難引導女士跳出Feather Finish)。

2). 第一?開始升高不好跳,那就只有在第二?才開始升高了。這個時候就發生了上面說的情形:男士往後連跑兩步,而希望能引導女士也往前連跑兩?來驅動擺蕩。從擺盪的角度看,這樣跳似乎可以解決男士引導女士跳Feather Finish的困難,但缺點是,這樣跳女士很難跟隨。為什麼?大家想一想,女士怎麼會知道男士何時要升高呢?她不知道!因此,女士都是按照標準的驅動升降去跳每一個舞步,直到被男士控制改變。那男士能否控制住女士的升降呢?答案是:不行(只有一個身體位置可以,其它都不行,筆者不解釋了....)!既然不行,那女士怎麼會知道在第二?才升高呢?當然不知道,所以她在第一步就開始升高了(她不會在腳跟上往前連跑兩步)。這時男女的升降擺蕩就會出現不一致的情況,舞步也就會開始出現困難與問題了。

3). 這個情況比1+23的RF fwd in CBMP into Open Reverse Turn 還糟。原因前面說過了,因為現在是女士前進,而RF fwd in CBMP into Open Reverse Turn 是女士後退。對自由步來說,RF fwd in CBMP into Open Reverse Turn 要比LF back in CBMP into Feather Finish要容易跳。重點是兩個舞步的女士都不會按照男士延後升高的方式去跳舞,除非她事先知道舞步。結論是:如果男士沒有用標準且自然的跳法,而且舞步事先沒有套過,跳起來就會困難,而且LF back in CBMP into Feather Finish 會比RF fwd in CBMP into Open Reverse Turn 還要難。

3. 在擺盪舞蹈中,連續在腳跟上往前兩步,翻遍整本IDTA的書,我們會發現只有狐步前進或後退的Three Step有這樣的情形,這也間接證明了連續往前跑兩步(驅動兩步)的跳法,是不自然的跳法,要盡量避免(除非套舞)。但即使是Three Step 它也不是連續往前"跑"兩?(往前驅動兩?),Three Step的驅動?仍然只有第一步(2拍),第二?並不是驅動?(只有1拍),它是擺盪?(第一?驅動能量的延續),只是因為特別的原因(為了要抑制在腳尖上的身體自然左轉),我們蓄意延後了升高(延後到第二步),所以第二?是故意用腳跟著地。因此對Three Step來說,它確實破壞了自然的擺盪升降(女士也會有跟隨的問題),但是它並沒有連續驅動兩步的狀況。

七、考考自己,如果1+23的RF fwd in CBMP into Open Reverse Turn在快四?中把拍子跳成SSQQ,這時候的舞步名稱叫什麼呢?答案是:RF fwd in CBMP into “Quick” Open Reverse,因為後三步就是標準的Quick Open Reverse Turn了。又如果拍子跳成12+3或SQ+Q,舞步名稱該叫什麼呢?答案是:和1+23的名稱一樣,還是RF fwd in CBMP into Open Reverse Turn。因為它依然沒有Quick的現象,但是跳這個拍子就可以有正常的驅動與擺盪,不會發生在腳跟上往前連續跑兩步的不自然現象,舞步會容易跳很多(女士不會有跟隨的問題),惟一的代價是:如果跳在華爾茲裡,華爾滋的特色味道12+3的拍子會比1+23稍微差一些。那跳123+可不可以?當然可以,不過第三步要引導女士轉3/8,第四步要改變移動方向並引導女士到外側舞伴位置上,因為這兩步的動作都很多,如果第3,4步都只有半拍的時間,跳起來甚至會感覺到比1+23還困難,所以我們一般不會選擇這樣的拍子。

八、如果不想連續往前驅動兩步(不想用1+23的拍子),也不想降低舞步的華爾滋風味(也不想用12+3的拍子),那要怎麼解決像RF fwd in CBMP into Open Reverse Turn這種情形呢?

1. 先提醒大家,第一步是因為腳不對而多出來的步子。前面說的解決方法,都是把這多出來的一步放在Open Reverse Turn舞步的音樂小節裡跳,而產生的結果。

2. 跳出這個思考框框,為什麼我們就不能把多出來的這一步,放在前一個舞步的音樂小節裡呢?因此,如果不想影響這個小節舞步的自然擺蕩與風味,那答案就是:把這一步放到前一小節的舞步裡去跳。舉個例子,如果前面跳的是Running Finish(拍子是123),那現在就把這多出來的一步跳在Running Finish的後面,拍子就變成了123+。當然這個時候的Running Finish第三步就不能下降了,第四步右腳要繼續前進在CBMP外側舞伴的位置上,才下降結束整個擺蕩。那不會影響Running Finish的自然擺盪嗎?影響很小,因為沒有改變移動方向、也沒有轉,且舞步是加在升高的位置上(速度是加快在腳尖上),當然會比較自然容易。

3. 大家可能會懷疑這種跳法是不是真的可以呢?別懷疑,請大家看看IDTA 2007年版快四步Quick Open Reverse Turn舞步表下面附註(Note)的最後一句話:?When the precede to the Quick Open Reverse is a Progressive Chasse, many advanced dancers do not lower e/o step 4 of the Chasse, but take the following step OP (S) on the T and then lower. The same footwork could apply when a Fwd Lock Step or Running Finish is a precede.?。意思就是Progressive Chasse 正常的拍子是SQQS,當後面想接Quick Open Reverse Turn的時候,就可以跳成:SQQSS SQQ(拍子下面有橫線的就是RF fwd in CBMP的步子)。簡單說就是高階舞者會把這多出來一步跳在前一個舞步上,例如:

1). 在華爾茲裡的Running Finish後面想接 Open Reverse Turn,就可以跳:123+ 456。

2). 在華爾茲裡的Progressive Chasse to Left後面想接 Open Reverse Turn,就可以跳:12+3+ 456。

3). 在快四步裡的Running Finish後面想接 Quick Open Reverse Turn,就可以跳:QQQQ SQQ或QQSS SQQ。(Running Finish正常的拍子是QQS)

4). 在快四步裡的Forward Lock Step後面想接 Quick Open Reverse Turn,就可以跳:SQQSS SQQ或SQQQQ SQQ。

4. 同理,男士後退的類似情況也是一樣。為什麼特別強調這是”高階舞者”的跳法呢?因為,高階舞者除了舞蹈技術比較高明之外,更希望能有好的表現與效果,因此把這多出來的一步放到前面去跳,對正確完整的擺蕩來說,確實是比較自然合理的跳法!

九、上面是從技術的角度來看舞步拍子的選擇與改變,現在要談的是另一個重要角度 -- 舞步風味。拍子和舞步的風味有絕對關鍵的關係,下面我們就用一個例子來說明。在狐步裡,Weave 和Quick Open Reverse Turn有什麼不一樣?(Weave的舞步表附在下面,大家可以把它和Quick Open Reverse Turn來作比較,看看會發現什麼事情?)

1. 先說明一下,Weave的舞步名稱在IDTA 2011年版的書裡,改成了Reverse Wave 1-4 followed by Weave。因此前面多了Reverse Wave 1-4四步,但舞步內容並沒有改變,為避免混淆,我們附上的仍是2007年版的舞步表。

2. 大家會發現除了拍子和轉度(方位)有不一樣之外,其它幾乎完全一樣。兩個舞步都是六步,都結束在男士面對斜牆壁的方位上。但是因為Weave是從往逆舞程線的斜中央開始跳,而Quick Open Reverse Turn是從往斜中央開始跳,兩者在開始的方位上差了1/4轉,所以中間的轉度當然會不一樣(轉度是可以視移動方向來適當調整的)。因此,如果我們撇開轉度與方位上的不同來比較,就會得到一個結果:兩個舞步除了拍子不一樣之外,其它都一樣(一個是QQQQQQ,一個是SQ+QQQ)!

3. 這裡告訴了我們一個非常重要的觀念,經常被我們忽略的”拍子”,真的也是決定舞步風味的重要因素。沒錯,簡單說就是:Quick Open Reverse Turn和Weave這兩個標準舞步的跳法完全一樣,就只是因為它們的拍子安排不一樣,所以造成兩個舞步展現出來的風味完全不一樣(音樂性就改變了)。拍子不一樣,感覺就變了,舞步名稱也就跟著變了。原因其實很簡單,拍子代表舞步的速度變化,速度一旦改變了,舞步的風味就變了,音樂不就是這樣嗎(在音樂中這就是節奏Rhythm的改變)?有趣吧!兩個舞步的不同,簡單說就是:Weave的特色是展現在腳尖上的等速移動,而Quick Open Reverse Turn的特色則是在呈現舞步速度上的變化。

4. 同理,Quick Open Reverse Turn舞步的後三步,不能因為它只在腳尖上,就認為是Weave Action,上面已經說了,真正決定舞步風味跳法的關鍵重點是:拍子。狐步的 Quick Open Reverse 舞步,我們可以把前四步看成是一個組合(SQ+Q),然後後兩步看作是Hover Feather,用這樣的心態來跳Quick Open Reverse,筆者認為會比較接近Quick Open Reverse Turn舞步的原始風味。問個問題:一樣的舞步如果把拍子跳成S+QQQQ,那這個舞步應該怎麼稱呼?從前面的分析結果我們該知道,絕對不會是Quick Open Reverse Turn,所以答案是:Weave(有看到後面有四個連續的Q嗎?)。

5. 再舉個例子:Quick Natural Weave from PP(又稱Running Weave)舞步的標準拍子是SQ+QSQQ,大家會不會覺得跳起來完全沒有狐步Weave的風味呢?這個舞步的基本精神是想用快拍的節奏,從PP位置上來跳Natural Weave。但是因為音樂小節與拍子的原因,使得它的拍子必須變成(SQ+QSQQ),這個時候的後三步就變成是Feather Finish,其實這樣的拍子安排就已經失去原始Weave的味道了(因為速度一直在改變)。如果不要介入快拍,單純的從PP位置上跳Natural Weave(SQQQQQQ),就會感覺非常的自然,而且保持著Weave特色(用同樣的速度在腳尖上Weave滑過)。所以,從這個角度看,Quick Natural Weave from PP的舞步名稱,其實是名不符實的,或許用:Quick Open Natural Turn會比較貼切,這也是一個拍子和舞步韻味關係的好例子。

十、結論:

1. Quick Open Reverse Turn是狐步和快四步裡的標準舞步正式名稱,有標準跳法,不可以亂用。標準的Quick Open Reverse Turn是快在後面,不是快在前面的驅動步上。

2. 多數人以為的四?Quick Open Reverse(1+23),是不正確的舞步名稱,這四步也不是華爾滋的標準舞步。因為用的拍子是1+23(快在驅動步上),所以它沒有Quick Open Reverse Turn的Quick現象,正確的稱呼是:RF fwd in CBMP into Open Reverse Turn。

3. 拍子的選擇非常重要,對舞步的跳法、風味及引導與跟隨都有密切的關係,不可以亂用:

1). 驅動步需要比較多時間,不可以隨便縮短。如果想要加快舞步的速度(縮短舞步的時間),則加快在升高的擺盪階段(第2,3步;在腳尖上的時候)才是比較合理容易的。

2). 在腳跟上連續驅動前進兩步,是不自然的跳法,會造成女士跟隨的困難,應該盡量避免,如果真的想跳,就需要先套舞才容易跳得好。

3). 拍子改變,舞步的風味就會改變,舞步名稱也可能會跟著改變。

4). 如果想在舞步與舞步的中間多加一步,則加在上一個舞步的後面,會比加在這一個舞步的前面,跳起來會感覺比較容易,也會比較自然優美,因為:它沒有破壞驅動步的自然擺盪。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