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是道教樂舞發展的第二個重要時期,帝王們竭力鼓吹道教思想、在各地興建大量道觀(ㄍㄨㄢˋ)、不斷給予神祇崇高榮耀、親自撰寫優美道樂、出版第一本道樂書籍……,它的茂盛風華,成了宋舞大花園中的第四朵奇葩(ㄆㄚ)。
道教樂舞在中國發展的第一個重要時期,是李淵建立的唐朝,因為他們家族好幾代胡、漢通婚,導致漢人血統不夠純正,為在政壇上提高自身地位,認了道教始祖老子李耳為祖先,此後,多數皇帝都以道教為尊,玄宗、武宗甚至親受法籙,自稱「道門弟子」,成了「道士皇帝」,玄宗愛妃楊玉環也有道號,叫做「太真」。皇家卯足全力在前引領,道教便跟著飛躍發展,樂舞也得到長足進步。
唐朝之後的宋朝,也有許多皇帝是道教忠實信徒,北宋的太宗、真宗、徽宗還親筆寫下許多道教樂章。大約在北宋徽宗時,三帝以及其它唐、宋人士的作品被收集起來,彙編成我國現存最早的道樂總集——《玉音法事》。
《玉音法事》內容豐富、曲目繁多,有《步虛詞》、《奉戒頌》、《白鶴詞》、《散花詞》、《三清樂》、《華夏贊》……。其中的《步虛詞》是道教音樂中最古老、流傳最廣泛的曲目, 唐朝大詩人張籍曾這樣描繪它︰「?到?壇上頭宿,應聞空里步虛聲。」可見當時《步虛》的盛行;唐代著名女詩人薛濤在《試新服裁制初成》中吟詠︰「長裾本是上清儀,曾逐群仙把玉芝。每到宮中歌舞會,折腰齊唱步虛詞。」說明了當時宮中宴會的歌舞主流是《步虛詞》,佳人們不但齊唱《步虛詞》,還齊跳《步虛舞》,那舞,包括難度極高的「下腰」,彷彿春秋戰國時的楚國舞姬倩影再現,令人神往。
唐時,太宗李世民敕令建造五龍祠,正式的道教建築由此問世,但規模不大;宋時,升祠為觀,奉祀他們篤信的北方神祈「真武神」(玄武真君),歷代皇帝屢賜真武神封號,使他步步高升,變得至尊至貴。真宗在東京(今河南開封)修建玉清昭應?時,非但用千兩銀鑄萬天之尊「玉皇大帝」像,還用五千兩金造自己的像侍立在玉皇旁,把自己變成了神仙。宋徽宗更冊封自己為「教主道君皇帝」,又重用道士林靈素修改及增補道教齋醮儀式,並選全國?觀道士進京學習道樂。
君王們的各種作為,使得道觀如雨後春筍般出現,武當山建築群尤為華麗奪目,著名的紫霄?就是那時造成的,詩人這樣贊歎它們︰「碧瓦鱗布、朱欄翬飛。」「丹梯貫鐵鎖,十二樓五城,?金鑄屋玉作楹。」處處齊整道觀、時時清音曼舞,使武當山贏得「天下第一仙山」的美譽。到了南宋,道風更盛,高宗趙構下詔武當山道士主持孫寂然赴臨安皇?設醮唱道,不但將武當山道樂引進?廷,也讓孫寂然將?廷雅樂帶回武當山,互相交流之下,道樂的內容更加富厚,面貌煥然一新。
道教音樂,又叫「法事音樂」、「道場音樂」,是道士們在齋醮(ㄓㄞㄐㄧㄠˋ)儀式中演奏的曲子及其曲牌(曲調名稱),大約開始於魏晉南北朝時期(西元420∼589年),它的起源有兩個傳說︰
第一個——劉敬叔《異苑》記載︰三國時的曹植在山東魚山遊玩,忽然聽到空中傳來一陣清幽縹緲(ㄆㄧㄠˇㄇㄧㄠˇ)的聲音,他四處尋覓卻找不到源頭,心想︰這樣的天籟,大概是神仙唱的歌吧!便請人寫下來,傳唱於後世,有道士聽見了,心儀不已,就仿照它的音韻,寫成多首《步虛辭》,用來贊頌神仙世界的美好。
第二個——《魏書.釋老志》記錄︰北魏明帝神瑞二年(西元415年),寇謙之在河南嵩山遇到太上老君,被授以天師職位,又賜《雲中音誦新科經戒》,他據此制定《樂章誦戒新法》,作成《華夏頌》、《步虛辭》等最初的道樂音?,用在齋醮(ㄓㄞㄐㄧㄠˋ)儀式中。
齋醮也稱「打醮」或「做法事」,為的是替神祝壽,求天賜福,降妖驅魔、超度亡靈、幻化成仙、慶祝豐收……。法師和道眾的唱唸、掐訣、踏罡(ㄍㄤ)步斗、發符召將、變身神祈、上奏章等,都按照一定的程序進行,過程中除了配有器樂,還配有舞蹈,由於舞蹈的表演者是道士,所以也叫「道士舞」。
道士舞歷史悠久,其源頭可以追溯到上古時代的「巫舞」,據說創始人是夏朝大名鼎鼎的禹,因此後人就把這種舞步叫做「禹步」。
禹,是個法力高強的巫師,為消弭遍地水患,跋山涉水十三年,終於治水成功,使人民安居樂業,但他的腳因長期浸泡在水裡,難以治癒,從此只能一瘸一瘸地走路,別的巫師不知道禹有腳疾,以為這種走路方式是巫師本色,便在設壇建醮時,也走得拖拖拉拉、歪歪斜斜,久而久之,這種步法便成了巫師標記——禹步。
這一說法只是趣談,其實「禹步」是有固定走法的,晉朝著名道士葛洪在《抱樸子》裡說它「依照北斗七星排列的位置進退轉折,宛如踏在罡星斗宿之上,所以又稱「步罡踏斗」,也就是「前?左,右過左,左就右;次?右,左過右,右就左;次?右,右過左,左就右。」三組步子走完,留下九個?印,長度是二丈一尺(晉尺長度約今制的七寸左右)。經過歲月的浸淫,禹步漸漸分枝長葉,據南北朝出版的道教經典《洞神八帝元變經•禹步致靈》說︰「自夏禹創禹步以來,後人推演百端、觸類長之,便成九十餘種。」由此可知道教舞蹈的基本步法是「禹步」,經過不斷演進,宋朝時已發展出九十多種形式,至今仍盛行於山東省棲霞的《八卦鼓舞》,是這種舞蹈的代表。
棲霞,是南宋著名道士丘處機(西元1148年∼1227年)的故鄉,當地道風鼎盛,擅跳《八卦鼓舞》,此舞由八男八女擔綱,以圓為中心,按照八卦方位行進。女舞者穿?色服裝、腰繫草綠色綢帶,手持圓形平頂紅色木傘,傘面繪有八卦圖案,傘緣綴?色綢布;男舞者穿杏?衣服、頭扎?巾、腰繫天藍色綢帶、背繡八卦圖案,八卦鼓置於腰前,右手持鼓槌,左手扶鼓,鼓面上繪著陰陽魚八卦圖,也有繪牡丹、菊花、水草或「八仙」的八件寶貝:鐵拐李的葫蘆、漢鍾離的芭蕉扇、藍采和的竹籃、張果老的漁鼓、何仙姑的荷花、?洞賓的寶劍、韓湘子的笛子、曹國舅的玉板。八仙裡最特殊的人物是曹國舅,他出現的時間最晚,身分又是宋仁宗曹皇后的兄弟、開國功臣曹彬的孫子,人稱「大國舅」,這樣高貴的身份,和出自平民家庭的其它七仙截然不同,格外引人注目。
時至今日,《八卦鼓舞》又有了新的樣貌,使它更豐實可觀了。
宋朝時,全國最流行的的道家舞蹈,應屬《舞判》,源於古老的《儺舞》,也叫《五鬼戲鍾馗》、《判官捉小鬼》。扮鍾馗的舞者戴面具、留長髯、穿綠袍、著皮靴,旁邊一人敲小鑼,配合鍾馗動作起舞,接著二、三個以粉塗身、金睛白面、錦布圍肚、手執軟仗,貌似骷髏的瘦鬼出現,跳著踉踉蹌蹌的舞步,十分滑稽,逗得百姓哈哈大笑。觀看此舞既開心又能得到庇佑,何樂而不為?所以它成了人們的最愛。
《步天罡》,也是流行於當時的道家舞蹈。表演前,先將布匹放在地上,排成北斗七星形狀,布面上畫滿北斗七星圖案,舞者依序踩踏布匹上的七星,表示已羽化成仙,能在九天、七星之間自來自去,讓觀者心動不已。
道士們也常在齋醮時表演《鈸舞》,使用的道具是法器「鈸」。他們先把方桌搭成橋形,上鋪白布,代表陰間的「奈何橋」,道士們分?站在橋兩端,用儒雅的姿勢互相?接飛鈸,如果鈸滾落在對方的一端,鈸心繼續直立並且旋轉不倒,就代表亡靈順利地通過奈何橋,能夠順利超生,上升天界或重投人胎,家屬也就得到慰藉。
近年來,被譽為「世界宗教博物館」的福建泉州,積極地整理道教舞蹈,因為該地在秦漢之際就有頻繁的巫術活動。在這些可貴的文化遺產中,發現了許多宋朝時的道教舞蹈,除了當時流行全國的《鍾馗戲鬼》、《行儺》、《舞獅》、《高蹺》外,還有一些已融入當地生活,極有特色的民俗舞蹈,如《龍?獻寶》、《五梅花》、《玉如意》、《唆囉嗹》、《彩球舞》……。
表演《龍?獻寶》、《五梅花》、《玉如意》時,先由口唱《三春天地風光好》、手拿花枝或玉如意、帝鐘(又名三清鈴、法鐘、法鈴、師公鐘)的領舞人登場,手托蓮花燈的舞群雙雙對對地跟隨而入。舞者們身穿八卦大?袍、頭戴紫金冠、腳蹬芒鞋,一邊唱著歌頌春光美好的詞句,一邊依次表演三人舞、五人舞、七人舞、九人舞,領舞人再唱《龍王上天獻寶》,唱畢,舞群邊走邊舞,繞成「五梅花」形,也有舞者表演翻、滾、跳等武術動作,氣氛熱烈、節奏明快,非常好看。
《唆囉嗹》,一種行進間的舞蹈,也叫《采蓮》,源於宋朝宮廷舞《采蓮》,常在端午節時演出,由十至幾十人組成。遊行時,樂隊反覆吹奏「唆囉嗹」 舞曲,大家隨聲唱和。每到一家門口,手拿前導幡(ㄈㄢ,旗)的人對屋主說些吉祥話,隨後與舞隊進入廳堂,用幡旗在尾梁間舞動數下,表示驅逐邪氣,再由花童或花婆踏?舞步給屋主送花,象徵福至災除,接著屋主拿出紅包送給舞隊作為答謝,舞蹈到此結束,賓主盡歡,其樂無窮。
《拍胸舞》,據說源於宋代馬遠《踏歌圖》所描繪的古漢族《踏歌》;也有人說源於「古南戲活化石」——宋朝梨園戲《鄭元和與李亞仙》,戲中眾丐的《拍胸舞》。它以蹲步?主,手依次擊掌、胸、脅、腿,音樂多配南曲《三千兩金》,有趣又易學,所以成為一種風行當地的舞蹈。
《彩球舞》,又稱《踢球》、《貢球》,有人說是由唐、宋宮廷的「蹴鞠」(ㄘㄨˋㄐㄩˊ)演變而成;也有人認?源於梨園戲古劇《李亞仙》中的「亞仙踢球」。
舞蹈中,一群村姑和一位頭戴「丁香髻托」的醜婆,圍繞著一名舞動長柄彩球的男性翩翩起舞。村姑及醜婆以手、肩、頭、膝等部位做出捧球、托球、頂球、踢球各種動作,其中以醜婆的表演最活潑多姿,或以背承球,或用膝接球,或雙肩顛球,或抬腳繞球,高明的舞者,還可以站在高蹺上表演。
宋朝道教的風靡雲湧與樂舞的曼妙瑰奇,被當時名畫家武宗元(約西元990∼1050年)在《朝元仙仗圖》中刻劃得淋漓盡致。畫裡,五方帝君和真人、神將、金童、玉女等去三十六天「玉清境」(一說「大羅天」)朝謁最高天神元始天尊,壯麗的隊伍由神將前導和壓隊,男女神仙們手持幡旗、傘蓋,簇擁著居中的帝后御風緩行,周圍有許多倩女用琵琶、?笛、尺八、笙、排簫、杖鼓等演奏仙樂,氣氛和諧、一派歡愉。
綜觀全畫,布局巧妙,氣勢磅礡;傾慕天尊,道心堅定;人物眾多,表情各異;服飾華麗、彩帶飄飛;舉止典雅、神態恬適;歌舞作樂、喜氣洋溢。這樣的仙家妙境,有誰不心馳神往呢?難怪宋人趨之若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