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與舞帝王將相篇(10)

文:王慶之

中國樂舞一路走來,風光旖旎,美不勝收,有如桃李競豔,各領風騷,走到唐代,樂舞史上最絢麗的風景出現了,因為它攀上了這條路上的最高峰,峰頂霞光豔豔、玉輝熠熠,誰能與它爭紅鬥紫呢?

唐代樂舞所以能夠光前耀後,是因為各種機緣巧合的緣故——漢代舞蹈技巧的突飛猛進,南北朝中外樂舞的匯聚交融、隋代二帝樂舞的復古創新,使樂舞日增月益、漸趨成熟。從隋接棒的唐,又軍力雄厚、社會安定、經濟繁榮、胡華舞蹈交流頻仍、人民思想自由開放、國君貴族大力提倡,故而孕育出一個最適合發展歌舞的環境,社會各階層恆歌熱舞不斷︰百姓們品竹調絲、歌鶯舞燕;官伎、營伎、家伎,多經過嚴格選拔和培訓,能歌善舞;宮廷樂舞管理機構多而成效卓著,例如教坊、梨園、太常寺等,不但匯集了大批優秀民間藝人,還培養了不少專業藝人,使得唐時的音樂家和舞蹈家燦如天上繁星,光彩奪目的樂舞作品多如恆河沙數。

這些樂舞中,首先攫住世人眼光的是「武舞」——舞者手執斧盾,表演搏殺技術,以歌頌?治者的武功,常在郊廟祭祀及朝賀、宴享等大典上表演。唐初的武舞多而出色,為什麼呢?因為皇帝特別重視,皇帝為什麼特別重視呢?因為唐朝的江山,是開國皇帝李淵「打」來的,和「武」字關係密切。

李淵,出自隴西成紀(今甘肅省天水縣)一個尚武世家,祖先在西漢時由中原遷到當地,開枝散葉後,繁衍成西州大姓。族中人才輩出,先後在北周、西魏政權中發光發熱,七世祖李暠(ㄍㄠˇ)甚至在新疆建立了十六國中的西涼國,且自稱是西漢大將軍李廣後代。父親李?(ㄅㄧㄥˇ)任北周柱國大將軍,受封唐國公,娶鮮卑貴族獨孤信四女為妻,本已驍勇的李家,血液中添入馬上民族的善戰因子後,子孫愈發剽悍,神勇的李淵在公元617年,趁隋末天下大亂,借著擔任太原郡留守的優勢,從太原起兵,與兒子建成、世民、元吉、女兒三娘子(後封為平陽公主)在沙場拍馬挺槍,追亡逐北,公元618年攻入長安,篡隋稱帝,國號唐。之後李淵繼續派兵南征北討,公元628年統一全國、天下底定。在漫長的征戰歲月裡,戰功最為彪炳的是李世民,尤其是公元620年為秦王時,大敗強敵劉武周一役出色極了,因此將士們作《秦王破陣樂》,讚美他的英勇事蹟,四處傳唱的結果,《秦王破陣樂》成了軍中名曲。

李世民(598年-649年)繼李淵為帝後,開創了「貞觀盛世」,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將士因而鬆懈下來,疏於武事,李世民覺得這樣不行,自家江山乃從馬上得來,怎麼可以「忘本」呢?因此常督促將士勤練武藝,並且寓教於樂,用舞蹈訓練他們作戰技巧及布陣方法。又吩咐宮廷樂官呂才把《秦王破陣樂》重新整理,變成集歌、舞、樂於一爐的大型宮廷武舞,以激勵國人昂揚煥發的精神。新舞於貞觀元年(公元627年)正月三日,在宮中首演,那澎湃雄偉的氣勢,不但讓本國百官振奮不已,外國賓客也禁不住跟著手舞足蹈。對於《秦王破陣樂》的舞象及音樂,歷史學家評論說︰「發揚蹈厲,聲韻慷慨」,能夠與前朝漢武帝的《大風歌》互相輝映。

貞觀七年(公元633年)正月七日,太宗把這隻舞再加以改編,親手繪出《破陣樂舞圖》,吩咐呂才照圖編舞,又命魏徵、虞世南、褚亮、李百藥等人作新詞,更名為《七德舞》。

表演時,一百二十個(另一說法一百二十八個)男子披甲執戟,配上漢族清商及西域龜茲(ㄑㄧㄡ ㄘˊ)混合的新樂,由大型宮廷樂隊伴奏、歌者在旁相和,隊形是︰「左圓右方,先偏後伍,魚麗鵝鸛,箕張翼舒,交錯屈伸,首尾回互,以象戰陣之形。」(《通典》、《舊唐書》)也就是說︰舞隊的左面呈圓形,右面呈方形;前面模仿戰車,後面擺著隊伍;舞者身披銀甲、手中持戟;有時像魚群般依次而行,有時如鵝鸛般前後相隨,有時像簸箕般伸出兩翼,向側擴張,有時從中間展開,向兩側迂迴;時而交錯屈伸,時而首尾相顧。全舞共分三段,每段為四陣,共十二個戰陣隊形,後來還曾擴大規模到兩千軍馬演出,場面更為波瀾壯闊。一般人看了,只感受到太宗百戰百勝的雄偉氣象,唯有受封為衛國公的名將李靖,瞧出它是諸葛亮的「八陣圖」,被太宗引為知音。

《七德舞》以戰陣的進退、回護、突破、包抄等作主要內容,太常卿蕭瑀認為它已經編得很好了,但還不足以完全彰顯太宗的奇功殊勳,建議舞中加入破劉武周、薛舉、竇建德、王世充等人的戰績,太宗沒有接受,向蕭瑀解釋說︰「當年天下未定,正在征戰之時,自然要宣揚武功,使對方臣服,現在四海歸心,已不需要將沙場上的殘酷狀態讓觀者怵目驚心,更何況以前的敵人有些已成本朝官員,沒必要去刺激羞辱他們,這隻武舞中即使不能顯現仁德,也要減少不仁不善的內容。」太宗的寬厚睿智,不僅締造了中國史上最著名的太平盛世,甚至名揚異域,使四方仰慕不已。

玄奘法師在《大唐西域記》裡說,他到印度取經,戒日王及拘摩羅王都曾向他問起《秦王破陣樂》,聽了他的解說後,不約而同地歌頌太宗是「仁愛之君」、唐朝是「大德之國」;唐使者赴吐蕃參加結盟儀式時,受到演奏《秦王破陣樂》的隆重接待;武則天(624∼705年)執政時,日本遣唐執節使將它帶回日本,文武天皇(697∼707)在公元702年設立「雅樂寮」,有樂師專門演奏唐代傳去的樂曲,他們將《秦王破陣樂》改稱為《皇帝破陣舞》。

幸虧日本將此舞保存得很好,因為它在中國流傳三百年,產生女子群舞,四人舞、數百人群舞、雜技舞諸多變化後,失傳了,1965∼66年,台灣資深舞蹈家劉鳳學在日本宮內廳獲得該舞譜,並於1984∼85年間根據已由英國劍橋大學唐樂研究中心譯成五線譜的樂譜,重建此樂舞,於1992年在台灣國家戲劇院首演。

《秦王破陣樂》後,有一種武舞,叫做《大定樂》,又叫《一戎大定樂》、《八紘同軌樂》,這是一種威武的舞。《舊唐書.音樂志》說,它衍生自《破陣樂》,至於是誰作的,有兩種說法,一說是唐太宗平定遼東(高句麗ㄍㄡ ㄌㄧˊ)時所作;一說是唐高宗討伐高麗前夕所作。

杜佑在《通典》中說,高宗將用兵前,登上洛陽城門觀看軍士在城外操練《破陣樂》,將士們精神抖擻,威武雄壯,隊伍陣型千變萬化,氣度恢宏,皇帝受到感動,便命樂師按演習陣型作成《一戎大定樂》,音樂除了採用《破陣樂》使用的大鼓、龜茲樂外,再加上金鉦(鐲鐃ㄓㄨㄛˊㄋㄠˊ一類的金屬樂器),由一百四十個兵士演出,身披五彩盔甲、手執長矛,作進攻擊刺之狀,並齊聲高呼《八紘同軌樂》。八紘,意指「天下」、同軌,意指「統一」,象徵平定高麗、四海歸心。

唐代宮廷中,還流行一隻特別的武舞——《蘭陵王入陣曲》,它和《秦王破陣樂》、《一戎大定樂》的群體舞不一樣,是表現個人作戰英姿的獨舞,更特別的是舞者臉上總戴著面具,兇惡猙獰,為什麼打扮成這副模樣呢?因為它是隻有簡單劇情的舞蹈,為了忠於男主角——北齊美男子蘭陵王——上陣一定戴面具的緣故。

蘭陵王,本名高長恭(公元541-573年),是北齊神武帝高歡的孫兒、文襄帝高澄第三個兒子,因曾受封蘭陵郡王,所以世稱蘭陵王。《舊唐書.音樂志》說他才武而面美,為了在戰場上威嚇敵人,上陣時,必定配戴兇厲的木雕假面,以增加自己威猛的氣勢。根據《北齊書》記載,他最著名的一場戰役,是在北齊武成帝高湛河清三年(公元564年)12月,率領500名騎兵在金墉城(今河南洛陽東北)外大敗北周軍隊,解了洛陽城之危,於是將士們編出《蘭陵王入陣曲》,大家戴著面具邊唱邊跳,一方面慶祝勝利、一方面讚頌蘭陵王的汗馬功勞。

《蘭陵王入陣曲》,又叫《代面》或《假面》,演出時,舞者臉戴面具、手拿金鞭,作出指揮千軍萬馬的樣子,一派奮武揚威、莊嚴肅穆的風範,很受時人喜愛。此舞後來在中國失傳,幸好和《秦王破陣樂》一樣,也在唐朝時流傳到日本,並且受到相當重視,得以保存下來。日本《舞樂圖》中繪有《蘭陵王》舞姿,說它是:「唐朝準大曲,一人舞。」民間各種比賽,宮中的重大慶典,甚至天皇即位時,都演奏它;奈良在正月十五日年度古典舞表演時,也用《蘭陵王入陣曲》的獨舞作開場。現在還可在日本看到《蘭陵王》的舞蹈表演,節奏緩慢,步法凝重,與中國戲曲舞蹈的動作類似。

1992年9月,日本京都奈良大學由30多人組成《蘭陵王入陣曲》雅樂團,到河北省邯鄲市磁縣的北朝墓群祭拜蘭陵王,並且在墓前表演這隻中國古典樂舞。

森森的墓園、幽幽的林木,一群穿著唐代宮庭服飾的樂師,坐在一側演奏羯鼓、鉦、龍笛、篳篥(ㄅㄧˋㄌㄧˋ)、笙等中國古典樂器,戴著惡獸面具的蘭陵王,在懾人樂聲中緩步出場,舞動金鞭,指揮百萬雄師往來擊刺,氣吞斗牛、聲壯山河,瞬間,一場1400多年前的慘烈戰爭重現眼前,一個亙古的英雄人物返回人間,真的是驚天地而泣鬼神,令觀者悸動難忘!

---(待 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