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拉西扯-004

為何選手越來越少?



早期比賽,職業組比五項(職業新星組四項),其他組別(新人組、壯年組、業餘組……)都停留在二項或三項。當年職業組、職業新星組技術水準比較強,相對的,業餘組比較弱。上期提到,近一、二十年來,新增業餘五項組,這個組別,大大提升了技術水平,現在業餘組已非早年吳下阿蒙。因此有個說法,組別只是一個名稱、身分的識別,與舞技高低無絕對關係。

台灣戒嚴時期(1949∼1987),跳國標舞、社交舞被禁止,但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在舞蹈前輩們披荊斬棘努力下,夾縫中求生存,持續萌芽茁壯。國標舞現在已是政府及社會大眾接受認可的一項熱門運動。國標舞發展,一片欣欣向榮,前景不可限量,但也有悲觀者認為這只是假象。筆者認為,舞蹈界(比賽界)只要建立良好制度,大家照著遊戲規則行事,相信發展會比目前更蓬勃。如此樂觀論調,常被人取笑消遣,他們都說:「你在做白日夢?這是不可能ㄟ代誌,除非太陽從西邊升起!」

上一期指出「多年來選手人數沒有明顯成長」,這話可不能隨便亂說,須有事實根據;上世紀國標舞比賽,曾發生選手背號200號不夠用情況(那時候沒有單人組),筆者當時天真推斷,照這樣衝下去,到21世紀,背號製作沒有1000號,少說也要800號才夠用……。不好意思,剛剛是在作夢,夢醒回到現實;目前比賽常常是200號剩很多,還好有單人組小朋友撐撐場面,不然真是慘不忍睹。

早年國標舞比賽,海報上會特別註明公平、公正、公開,更慎重的還加上「絕對」或「保證」兩個字,只差沒有對天發誓。主辦單位為了做到這六個字,無不絞盡腦汁,例如決賽每首曲子結束,裁判當場舉成績牌子。可是每首曲子結束當場舉牌,裁判之間很容易互相受影響,於是改為全部賽完,再逐一舉牌。

當場舉牌,包括觀眾、選手、裁判、工作人員,全場氣氛緊張刺激,現在回想起來記憶猶新。有人說當場舉牌是不尊重裁判,也有人認為反對當場舉牌的裁判沒擔當,也有人調侃,裁判必須要有一顆強力心臟才行。裁判當場舉成績牌盛況,現已不復見,甚麼原因?頗耐人尋味。 有人把選手越來越少,歸咎於比賽不公正,選手不願意當砲灰。其實原因很多,建立整個比賽界能共同遵守的制度,才是根本之道,但是談何容易呢? (2018/09/15)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