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道光三十年(西元1851年),太平天國建立,天王洪秀全非常珍視樂舞的教化功能,尤其看重合乎天國革命精神的武舞,因此這一時期武舞發展得蓬蓬勃勃,格外有特色。
西元1853年(道光三十二年),天國定都金陵(今南京)並將它改稱「天京」後,立即在中央機關內設置「繡錦衙」,作為管理藝術的專責單位。既然朝廷垂青,樂舞活動便風興雲蒸,活躍得不得了;又因天國以武起家,為確保優越戰力與高昂鬥志,經常讓士兵藉舞練武,戰鬥性質強烈的《龍燈舞》、《麻雀蹦》、《臉子會》、《劍槳舞》、《花香鼓》、《藤牌舞》、《矛子舞》、《三殿堂》等便成為當時樂舞的主流,它們又多半和天國王爺們有著牽絲攀藤的關係。
《龍燈舞》,東王楊秀清(1823∼1856年)出巡時,驚天動地的儀仗性舞蹈。
楊秀清愛極了龍,每次出巡,必用一條名為「東龍」的五色龍開路,人們還沒看到他那四十八人(一說五十六人)抬的黃緞雲龍大轎,便先看到一隻多達三十六節、長數十丈、高一丈餘的巨龍在轎前奔騰跳躍、進退屈伸,壯觀到甚麼程度?——蜿蜒得看不到盡頭、盤旋起來得拆掉五丈寬街道旁的房屋。龍後跟著好幾班鼓吹隊,樂聲婉轉、餘音不絕,轎後也有龍燈鉦鼓,七色紛繁、五音喧天。《金陵癸甲新樂府詩》嘆說︰「大王一出風生雄,耳邊先已聞東東。旌旗矛戟光耀空,知是葉(ㄕㄜˋ)公真好龍」。
天國晚年名將——忠王李秀成(西元1823∼1864年),全心為國且愛民如子,無論軍民都對他十分心儀,可惜在西元1864年,湘軍攻陷天京時,四十二歲的他不幸罹難。當時,李秀成為了幫助幼天王洪天貴福逃離危城,把本身的千里馬讓給幼主騎乘,自己跨上一匹普通馬且戰且走,馬跑不快,只得躲在方山寶積庵避難,當地百姓為了保護他,在方山下大跳《麻雀蹦》和《臉子會》,想借擂鼓走陣、耍戟舞叉、狂呼奔跳轉移湘軍注意力,可惜湘軍沒有被迷惑,仍然擄獲了李秀成並將他殘酷地殺害。人們對忠王的不幸際遇萬分不捨與難忘,於是,江蘇省方山農民跳《麻雀蹦》和《臉子會》來追悼他、江浙二省太湖流域漁民跳《劍槳舞》來紀念他。
《麻雀蹦》也稱《方山大鼓》、《十番鑼鼓》,農民們每年秋收後,都會跳《麻雀蹦》慶祝豐收,太平天國時,進一步發展成表演形式,演員將八座鼓擺成圓形或半圓形,鼓手分別站在鼓旁,雙膝屈伸使身體上下起伏,模仿麻雀的「展翅」、「啄稻」、「亮翅」、「抱窩」……,節奏鮮明、動作矯健,雙手則拿著木槌交替擊鼓,聲震林木、豪氣干雲。忠王殉國後,每年三月初十到三月十三,方山百姓都按時在廟會上擂動大鼓、敲打銅鑼、吹響招軍(一種似喇叭的管樂器)、奏起嗩吶、發出吼聲,跳各種陣式的舞蹈,遇有清兵盤查,就說是「迎神賽會」,實則暗中紀念心目中的英雄李秀成。
《臉子會》,一種在臉上戴著面具的舞蹈,不同面具代表著不同角色,涵蓋了神話人物、歷史名流、市井小民……。由於戴著面具,所以整個舞蹈充滿了神秘味道,它經常出現在表彰忠孝節義、勇士良將的戲曲裡,如《楊家將》、《岳家將》、《薛仁貴》、《三國演義》。
太平軍戰鬥前,必先舉行宣誓性質的「出會」,《臉子會》和《麻雀蹦》都參與演出。會中,最先出場的是三角型「帥」字大旗,後面跟著喧天的《鑼鼓》隊、跳舞的《麻雀蹦》隊、繡上各種吉祥圖案的《萬民傘》隊、置放水滸三十六天罡神位的《抬龍亭》隊、兩個背插會旗不停騰挪的「下書人」、交叉繞行的《四十八枝花》隊、臉戴木刻面具,手舞三叉戟,穿紅衣紅褲的《臉子會》——《三十六天罡》隊。到了目的地,三十六天罡做出各種翻滾等打鬥動作,末了,把雞血濺上軍旗,宣告與(ㄩˋ)會者赤膽忠心、視死如歸的決心。
太平軍在攻打清軍時,屢屢用《臉子會》的裝扮嚇敵破敵,這些事都載在清軍的《賊情匯纂》裡,
《劍槳舞》,也叫《划槳舞》,因劍鞘形狀似槳,槳中藏有一把利劍而得名,流傳於江蘇無錫一帶。舞者槳法靈活、舉止穩健、隊形變化繁多且迅速,既能表現太平軍水上操練的嚴謹,也能顯示出李秀成的驍勇善戰,因此在李秀成往生後,太湖流域漁民們就打扮成軍士模樣,在湖上乘船往來,須臾之間,擺出各種隊形,最後,軍士們從槳中拔出利劍,虎虎生風地舞動,象徵李秀成的武藝超卓、戰功彪炳。
英王陳玉成是天國晚期的另一員名將,也於六合城戰役中,聰明地運用《花香鼓》和《抬閣》,殲滅了敵軍。
《花香鼓》,源自民間祭祀活動的「春供秋祭」,最早出現在東周,叫《跳五岳》、唐朝叫《跳娘娘》、清朝叫《花香鼓》,後來有巫師模仿鳳凰姿態而舞,如點頭、抖毛、伸腿……,又得了《鳳舞》的名號,流傳在南京、蘇北農村、揚州一帶,清時變成「香火會」,用神道禮儀和擊鼓跳舞祈福,舞不離鼓,鼓不離手,由「神童」負責演出。「神童」又名「香火童子」,常反串女角,一首《花香鼓》歌詞這麼唱著︰「香童本是男子漢,男扮女裝請神靈,穿女褂,繫女裙,頭上扎條女手巾,手中執的花香鼓,?跳周朝五岳神。花香鼓,列國流傳到如今。」至今四川地區的??族跳此舞時,還有男扮女裝習俗。
《藝閣》,又叫《抬閣》、《台閣》、《詩意閣》,廟會演出時,與《陣頭》合稱「藝陣」。《藝閣》一般由小孩扮成各種歷史人物,置身精美的木製方閣子裡,由人抬著或放在車上遊行,有的閣子美得像花車,由真人喬裝成各種神話、戲劇裡的人物,站在閣上,接受眾人讚頌。
和其它武舞一樣,《藝閣》也發揮了克敵致勝功能,《太平天國歌謠傳說集.九月二十破東門》裡寫著︰「六月二十挖土壕,抬的抬來挑的挑。請神童扮戲,信客把香燒。」說明六月二十那天,神童在清軍面前演出精彩熱鬧的武戲、女孩們則靚裝麗服地站在藝閣上,閣前施放煙霧,蔽天遮地,女孩們彷彿御風而來,清將程學啟以為對方能騰雲駕霧、呼風喚雨,嚇得不知所措,鎩(ㄕㄚ)羽而歸。
太平天國充滿豪情壯志的舞蹈,還有《藤牌舞》、《矛子舞》。
《藤牌舞》,又名《盾牌舞》,源遠流長,後來由軍隊流傳到鄉村,江蘇宜興縣的《藤牌舞》最負盛名。舞者右手持刀,左手拿盾牌,動作激烈、氣氛嚴肅,據說明朝中山王徐達的部將楊國興、開平王常遇春的四個部將陳德、王志、張衡、陸習及抗倭名將戚繼光,都曾用它來訓練鄉民或士兵戰鬥技巧,大大提昇了受訓者的戰鬥能力。
實戰時,藤牌兵「持刀舞牌、挺槍放砲」,也就是先舞動藤牌,擋住敵人炮火,等敵人逼近,忽然散開,大砲、抬槍、鳥槍相繼而出,殺得清軍措手不及、陣式大亂,天王洪秀全詩說︰「未團敢碎妖如塵。」「未團」就是藤牌的隱語。清人也承認藤牌兵「厲害」,《蕩平髮逆圖記》說太平軍︰「賊人擅長拿藤牌作戰。」由於此軍威力強大,備受武將重視,相關的武舞也得到青睞。
《矛子舞》,竹竿頂端綁的利刃叫做「矛子」,以這種武器為道具的舞蹈,盛行在江蘇南部的太倉一帶,每逢廟會,農民們必會手持丈八長矛,表演震撼人心的《矛子舞》,據說它的起源,與抵抗倭寇——日本海盜有關。
明朝嘉靖年間,一群倭寇在太倉七鴉口登陸,進逼陸公市,市內有個好漢叫楊斌,對眾人喊說︰「倭寇也沒有三頭六臂,怕他甚麼!沒武器,到我家竹園砍竹為矛,這竿子粗壯修長、竹頭削尖,甚是好用!」
眾人大喜,於是人手一竿,再與倭寇對陣時,不等敵人近身,就遠遠地把他們刺死,有鄉民的竹頭被對方大刀砍去一截,竟然變得更鋒利、更威猛!就這樣把倭寇打得四處竄逃。大將軍戚繼光(西元1528∼1588年),將它改造成威力更大的武器——狼筅(ㄒㄧㄢˇ,竹),在二尺粗、一丈五六尺長的毛竹頂端,裝上鐵槍頭,兩旁枝刺用火熨燙得有直有勾,再灌入桐油,敷上毒藥。戰鬥時,長竿枝端樹葉茂盛,倭寇的長刀砍不斷軟竹枝、長槍又被層層竹節擋住,刺不到明軍身體,明軍的狼筅卻能向倭寇遠刺近掃、鎖刀斷槍,攻守兼備,成了「戚家軍」滅寇的利器。
倭患平息後,矛子變成廟會的儀仗,繼而發展成儀仗形式的舞蹈,舞者頭包白巾、身穿白衣白褲、腰束綠帶、腳穿蒲鞋、鞋頭綴紅色絨球,手拿直徑寸餘、長約三米的竹竿,竿上裝銀色矛頭、繫紅色纓穗,在嗩吶、號筒、鑼、鼓、鈸等雄壯樂聲中起舞,有時長竿頂在腹側旋搖,有時握矛伏地前進,有時向空中戳刺,有時來個出人意表的回馬槍,姿態雄健、氣象威武,太平天國時期,成為配合軍事訓練的一種武藝活動。
《馬燈舞》,流行於江蘇地區,以溧陽的最出色,為什麼呢?因為溧陽馬品種優異,自古就供應朝廷作戰馬使用,侍王李世賢奉洪秀全命令駐守此處時,除了努力屯田,也努力畜養好馬,因而天國的《馬燈舞》與眾不同,跳的是一種富戲劇性、高難度的大型馬舞︰當招軍、鑼、鼓一響,《水滸傳》中一百零八條好漢威風凜凜地騎馬出場,列出各種困敵陣式、展示跑跳閃轉等各種高強本領,最後,在衝向火陣的高潮中結束,整場表演令人震撼之極!
太平天國滅亡後,清廷用《馬燈舞》形式演出《三本鐵公雞》,又名《火燒向榮》,戲中人物「鐵公雞」是指天國猛將石祥禎(西元1815∼1854年),每次與敵軍對陣時,他必定身先士卒、勇冠三軍,眾人佩服之餘,奉送他一個綽號「鐵公雞」。石祥禎三十九歲那年,在天京東南方的上方橋生擒清廷悍將張國樑,由於想把這名降清叛徒帶回天京懲治,於是留下活口,只把他緊緊挾住縱馬飛奔回京,沒想到被張國樑暗中抽出刀子狠刺腿足,傷重落馬,被害而亡。《三本鐵公雞》內容卻說張國樑在一場鴻門宴中,打敗石祥禎、救出大臣向榮,與事實完全不合。
《三殿堂》,由三個故事組成︰《獄官堂》、《賣棉紗》、《武松殺嫂》。
第一堂——《獄官堂》,一個贓官、四名差役、大群農民,都用舞步出場,其中以差役功夫最深,有的倒立,有的翻跟斗、走矮步、做太極倒插步、虎跳……,接著,眾人像麻花般在場上迴繞,不久,農民們發現贓官,奮力地和四名差役搏鬥,眾人舞姿各異,佳妙可觀。纏鬥一會後,農民們一槍射死贓官,為民除了害,差役們則一哄而散。
第二堂——《賣棉紗》,三個少女踩著舞步現身,被三個花花公子瞧見了,前去調戲她們,場上忽然冒出一對老夫妻,以逗趣的舞步、詼諧的姿態衝來撞去,目的是隔開雙方,暗地裡保護婦女不受色狼侵害。
第三堂——《武松殺嫂》,這是家喻戶曉的《水滸》故事,標準的武舞,然而它不唱也不跳,只給觀眾看裝扮和姿勢,十分別致。
武舞在太平天國時期的盛況,可由江蘇省金壇縣戴王府的梁柱及浙江紹興李家孟家橋的李家廳堂看出端倪。
戴王府的梁柱上刻著十一幅戲曲故事類圖像,內容包括《連環計》、《空城計》、《戰馬超》《尉遲訪賢》、《關羽夜讀》、《田單破燕》、《西遊記》等等,其中有不少武舞的場面,如「夜戰馬超」裡的人物用鞭、?作舞打之狀,也有人在舞台上表演「跌撲」的舞蹈動作……;李家廳堂兩側有天國壁畫,畫中的三國人物栩栩如生,譬如羽扇綸巾的諸葛亮從容地指揮作戰,眾將官捋臂張拳、躍躍欲試。十分鮮明地反映出太平天國的時代精神。
太平天國與清朝武力對峙十四年,雖然最後以失敗收場,但它捲起的革命浪潮仍舊繼續衝擊著整個社會,在天國滅亡四十八年以後,清朝結束了它的政權(西元1912年),中國君主制度從此走入歷史,宮廷巫舞也隨著走入歷史,留給後人的是無盡的欷歔與追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