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與舞帝王公卿篇(2)

文:王慶之

一群小孩手上、頭上有長長羽毛的是:「祭孔典禮中的佾舞」(照片來源:高雄市政府文化局網站)。

個古裝舞蹈女郎「楚腰纖細掌中輕」(繪圖:王慶之)。

周朝,特別注重禮樂,把祭祀舞叫做「雅樂」,名稱雖然叫「樂」,實際上,舞與樂互相伴隨,兩者是一體的,古代的「樂」、「舞」、「巫」、「無」、「武」等字,都是指舞蹈,屬於同義字。

「大司樂」是朝廷特別設立,專門管理樂教與表演的機構,規定貴族子弟都要習舞,而且只准貴族子弟上場表演,跳得好的人,才有機會做官。

當時的雅樂分為六大舞(六代舞)與六小舞兩大類,分別祭祀天、地、山川、四方、祖先、宣揚武王武功……。樂舞的行列叫「佾」(ㄧˋ),每佾八人,演出時儀式隆重、規範嚴明,限定「天子八佾、諸侯六佾、大夫四佾、士二佾。」如果用錯,就是失禮,會被眾人嚴厲抨擊。所以當大夫季平子僭用《八佾舞》時,孔子氣得說︰「是可忍,孰不可忍!」魯定公十年,權臣季桓子迷戀齊國贈送的女樂,被她們萬種風情的《康樂舞》,迷得三天不上朝,還在國家郊祭時,忘了按慣例分肉給大夫。孔子因此氣得辭去大司寇職務,離開魯國。這一來,剛好中了齊國的計策——借女樂離間魯國君臣,讓沉迷女色的季桓子把孔子氣走,免得魯國因孔子治理有方,日後稱霸諸侯。

在歷史上,孔子是一個非常特別的人。他開了平民教育先河,自述「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 (少年時身份低賤,所以會做很多粗鄙的雜事)。」,卻又極力維護貴族的地位;雖不喜「怪力亂神」,卻又說︰「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其實孔子並不在乎鬼神是否存在,在乎的是祭祀時的恭敬態度,他認為「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對於先祖尊敬的話,百姓就會純樸,容易治理)。」祭禮,是為政治服務的。

由於儒家的大力倡導,後世統治者都重視國家祭祀,借此加強駕馭百姓的力量,又不斷推崇孔子的理念,使得君權思想更深植人心。所以孔子的祭典,便逐漸從地方性變成全國性,再變成帝王級規格——唐玄宗開元二十八年,獻給他《八佾舞》。這分死後哀榮,可說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明憲宗成化十一年(1475),改獻《六佾舞》,認為這樣比較合乎他謙虛的形象。此後,君王祭孔時,有的用八佾、有的用六佾,並沒有定規。到了今天,世界上許多華人聚居住的地方,都會在孔子誕辰那天,舉行盛大的祭典,來彰顯他「至聖先師」的人格與志業。

周朝末年「禮樂崩壞」,除了王室衰弱的政治原因外,樂舞表演的方式長久不變,乏善可陳,也是一個重要原因。這些專為祭祀而作的樂舞,雖然氣象莊嚴肅穆,然而全無新意,看的人當然不耐煩,卻又必須正襟危坐,十分痛苦。魏文侯曾問子夏︰「為甚麼每次聽古樂,都昏昏欲睡,可是聽民間的鄭、衛新音,卻樂而不疲?」子夏很慎重地回答︰「鄭國的音樂輕佻放縱、宋國的音樂纏綿纖柔、魏國的音樂急促煩躁、齊國的音樂奸狡邪惡,所以都會讓人心志受到迷惑,沉迷不振。」子夏雖然努力擁護雅樂、貶抑新樂,可是對魏文侯仍舊沒產生當頭棒喝的效用,因為「鄭、衛之音」,就是當時的流行樂舞,清新活潑、充滿生機,而那沒血沒肉的雅樂,又怎麼比得上它呢?齊王也曾經說︰「我喜愛的不是先王之樂,而是世俗之樂」。

代表朝廷「雅正之聲」的雅樂,逐步僵化的結果,就是被棄若敝屣。這時,另外一類系統的祭祀舞,例如求雨的《雩ㄩˊ舞》、感謝農神的《蜡ㄓㄚˋ舞》,逐疫的《方相舞》等,卻廣泛流行,深受人們喜愛。其中《方相舞》最為奇特,由手掌蒙著熊皮、頭上戴著黃金四目面具、身穿黑衣紅裳、手揮利戈大盾的官員方相氏,率領大批人馬,做著猛厲恐怖的動作,口中發出「儺儺ㄋㄨㄛˊ」的吼聲,在宮中四處趕鬼驅邪,氣勢驚人。漢代,方相舞加入「十二獸舞」,由十二神獸吃掉十二惡鬼,表示邪惡盡除。唐代,參與方相舞的人數更多,場面更加浩大,一直到現代,民間還有人跳它。

春秋戰國時,北方宮廷的雅樂逐漸式微,南方依舊笙歌鼎沸,巫風鼎盛,這是因為越、吳、楚等國君王都崇尚神靈的緣故。

《呂氏春秋》記載︰「越王好野音。」句踐不只好巫歌巫舞,還篤信巫術,尊敬巫師,設置專門給巫師住的地區及專門給巫師下葬的山。《吳越春秋》及《越絕書》分別記載吳王闔閭及夫差的女兒死後,與白鶴共舞,像鳥兒般瀟灑輕盈。「鳥」是南方民族的圖騰,包括燕、雁、鶴、雉、鷹、朱雀,布穀……,有人認為「朱雀」就是鳳凰的原型。上行下效的結果是:吳巫、越巫、楚巫的名字,常出現在書上;鳳舞、鳥舞、龍舞、防風氏之樂、葛天氏之樂等巫舞,也時常在吳越兩地演出。

楚國,靈王對巫舞的迷戀,更超過其它君王許多。當楚、吳交戰的時候,吳軍已兵臨城下,靈王居然還能手執羽紱ㄈㄨˊ,鼓舞自若,連命都不顧了,也因此,楚國的巫舞風氣,尤盛於其它國家。楚國女巫,是出名的色藝雙全,楚人叫她們為「靈」,篤信她們法力高強,能夠與鬼神溝通,因此到處有巫歌巫舞,請「靈」為他們祈福驅祟。

此外,南方巫風興盛,還有另外一個大功臣——名詩人屈原。他曾擔任三閭大夫,主持國家祭祀的大事,因為覺得巫歌歌詞粗俗不雅,便加以改寫,成了詞藻華美的《九歌》,歌詞面目一新後,舞蹈也隨之昇華。《九歌.東皇太一》篇章中說︰「打扮得非常美麗的女巫,身上散發著馥郁的香氣,手裡握著芬芳的花朵,伴隨著紛繁動聽的樂歌,翩躚地跳著曼妙的舞蹈。」這樣出色的表演,把巫舞推上了藝術的殿堂。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