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技術論要(3):舞蹈風格(3)

文:朱呈銘 / 摘自:舞世界月刊109期


    舞蹈風格的形成,就在於技術的進化與創新,而技術的演變是無聲無息地就進入你我的舞蹈世界中,傳統人士堅稱 舞蹈沒有改變,是現今舞者把已存在的舞蹈創造成一種異類風格。而追求突破的舞者,是不斷的以創新方式改良上 一代所傳承的技術並加上新的元素以求突破。這一來一往之間其取決往往在比賽場中得到定論,具創新與時代感的 舞者才能夠突破於大部份為傳統技術的選手群中向上挺進,己在頂峰尖端群的選手則必須傳統與創新技術並有與均 衡之下才能夠保持住評審團的認可,也因為如此,國際標準舞才不致於在短時間內被過度創新而轉變成一種無法傳 承的舞蹈,另一方面因創新技術才使國際標準舞才能更具有國際化與更具有真實的舞蹈肢體,真正脫離了只是競賽 式的英式社交舞,進入一種較科學化、運動化與藝術性的雙人舞蹈。

    任何的創新技術均改良於前一代的技術,其約有三至五年的發酵期,其接著是三至五年的接受期,才成為一種正統 的技術,故舞者必須打開心胸,留意著技術的變化,才能夠跟上舞蹈時代性的變化腳步。當年於英國時,世界冠軍 Steven Hillier於課堂中示範了一段狐步基本步,其羽步是半圓型路線,接著左轉步、羽步結束接三步結束為右轉 步,每一個舞步的路線都是半圓型弧線前進,我們兩人都納悶的心想,這不是我們要的觀念與技術,因為當時的狐 步基礎步己經都是直線型的前進而非弧型,他卻說:當你是一個選手時,是不用理會上一代或上上一代的技術,專 心於學習當代的技術,而今天我示範的是上一代正統的技術。看來是浪費時間失去學習技術的一堂課,但從長遠角 度思考是讓你瞭解當你不再競賽,成為專職教練時則必須瞭解各年代的技術要點,才不會造成教學上因年代的技術 要點定義不同而混亂了舞蹈肢體的運作。

    經過了許多年,才能真正瞭解其含義,舞蹈技術的定義是有時代性地,因時代的不同必須有差異性的解說才不致新 舊不分。簡單的三例子,同樣是行動電話二十年前、十年前,今天的2009年這三個年代中其名稱不變但外型與功能 己是進化許多。同樣是個人電腦、從蘋果二號、286、386、486、到雙核心、四核心每個型類的技術層面都不相同。 同樣是酒駕罰則,三個時代中,其測試標準與罰則是不同地。舞蹈世界亦是如此,同樣的技術要點名稱,在世界頂 級舞者的肢體進化下,於時代的推近中,其解說的定義就產生了變化,甚至有了新技術名稱的誕生,故須洞悉細微 ,才不致舞蹈技術層面不但沒有向前,反而轉向回頭路,終至被舞蹈大環境推向邊緣。而瞭解跟上改變的選手,終 會在比賽場中漸漸向前邁進。

    芭蕾舞己經四、五百年歷史,芭蕾舞的各項技術定義己是成熟,經五、六個世紀的技巧演變,也成為相當成型與深 奧的一門藝術舞蹈,比照起國標舞真正廣為國際上學習應不超過三十年,所以他的歷史是年輕地,技術層面所能夠 擴展的空間是相當大,尤其是國標舞這二十年來,其推廣方式都是以競賽為主要方式,發表會與表演會為推廣的次 要方式,為求比賽中脫穎而出與出類拔萃故激發並改變了教練們的思考與訓練方式,也因選手於有相當大的可塑性 與潛能性的低年齡時期就加入競賽,在教練與選手舞者這兩方面的催化下,逐年逐年地以加倍於早期的技術進化速 度改變了而國標舞的風貌,故自然地會有新技術名稱與對現有的部份名稱給予新定義,才能滿足舞者為求能與眾不 同與成績需求的需求,並於傳承上才能夠繼續。

    溫故知新,是相當具深思的句子,也就如上所說,瞭解上一代,甚至上上一代的舞蹈技術要點需求,才能夠判別出 與新世代的技術要點需求的差別性。不可否認的是原有的技術定義不會消失,新的技術定義又持續推出,原有的舞 蹈肢體表達方式仍存在,新的舞蹈肢體表達方式又持續予新世代選手中陸續傳達出來。在這兩種並存下,絕對是選 手們在尋求突破中最迷惑的主因,也是教練在教學上與學舞者最難達到共識的因素。孔子說:師者,傳道、授業、 解惑。以學習舞蹈的過程而言,教練具備著這三項功能,傳道就是承上幾代的舞蹈技術教導至下一代,使道統不致 流失。授業就是傳授當下時代應具有的舞蹈技巧,使舞者能夠有競爭性。解惑就是解決學員心中的技術疑難雜症, 困惑之處。所以鞏固傳統的中心,接受改變的事實,心中疑慮得到解決,自然就會有突破。

    新世代、新名稱、新定義。社交舞、國標舞、舞蹈運動或是運動舞蹈,不論名稱,他們都是代表雙人舞蹈的名稱之 一,因是一男一女的舞蹈,不談細部的技術層面,在廣泛面的技術要點最重要名稱為引導(Lead)與跟隨(Follow ),這舞蹈專業詞彙至今仍是使用量最多的詞句,於1990年至2000年左右的世界一、二名Krean Hilton、Anne Lewis 、Loraine三位傑出女舞者的肢體動作與對舞蹈的態度,她們己與1980年至1990年左右世界一、二、三名Lindsey Hillier、Anne Laxholm、Marion Welsh舞蹈肢體動作己有了差異,是當時的新世代舞者,使用跟隨(Follow)來 定義她們的技術層級己不夠貼切,因為(跟隨)對她們而言有過於被動的成分,故須要新的專業詞彙解釋當年新世 代女舞者的技術,於2000年左右,動作(Action)與相對反應動作(Reaction)的舞蹈專業詞彙出現,是女舞者的 自我肢體動作對應出男舞者的身體動作,產生一種較吸引人與有動感性的肢體美感,是引導與跟隨的升級版,較能 對女舞者的獨立自我意識的肢體表現做一較具體的定義,而非單方面的男舞者動作與女舞者的被動跟隨。故於Krean Hilton、Anne Lewis、Loraine的舞蹈態度可知,她們相當執著於自我意識的成長,有自我的技術定義,與自我舞 蹈觀念上的堅持,所以她們的舞蹈詮釋比起上一代女舞者更強勢也更有肢體性的操作。相信當時與她們接觸過的 舞者對她們的強勢絕對印象深刻,也影響改變了國際間大部份女舞者的舞蹈態度。而她們舞蹈的表現確實讓當時的 舞蹈風格有了很大改變,也迫使當時黑池的一、二、三名Lindsey Hillier、Anne Laxholm、Marion Welsh成績往 下掉後退休。摩登舞如此,拉丁舞同樣是有了變化,故動作(Action)與相對反應動作(Reaction)這相關連的專 業詞彙,與引導(Lead)與跟隨(Follow)是並存於兩大舞系的教學上並交互使用,雖然目前廣義上引導(Lead) 與跟隨(Follow)是己經將動作(Action)與相對反應動作(Reaction)吸納包涵在其定義當中,但實質上對女舞 者動作有差異上的認知。

    由於女舞者肢體運作與態度上的改變,使男舞者的肢體運作有了更大揮灑的可能性,而這更大的肢體運作揮灑使每 一項技術要點有了進化升級的空間,於2000年至今天又有了技術層面的變化,同樣地經過三至五年的發酵期,而從 2004與2005之後新世代的技術己成比賽場的主流,相對地傳統人士評論的更激烈,而令人矛盾的是,一方面是評論 有加,但另一方面於比賽場中,大部份有新世代的時代性技巧表現者往往是成績往上,反之則往下,而這新改變中 女舞者又擔當著相當重要的角色,使原有的相對反應動作(Reaction)這個專業詞彙己經不能更確切的定義出女舞 者在這階段技術進化中肢體與觀念態度上的進化與變化。故舞蹈教練與專業者依實際的技術層面表現,有了新專業 詞彙的出現,由原有的專業詞彙演變成更具體化的新專業詞彙來定義新世代女舞者的舞蹈技巧。

……(待 續)……


回到首頁 回專題論述目錄 回上一篇 到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