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

文:王慶之 / 圖:張平悅


筆者與彭彥鳴老師演出實況。

國標舞的路上,青山迎人、綠水送情,風光無限美好。

我依山傍水而行,山,是那麼地靜謐;水,是那麼地平緩,好一副安詳和煦的圖畫!

近來,瞧著同樣的山水,景色竟然變了,山,不再靜謐,而是麋沸蟻動;水,不再平緩,而是湍飛流奔。怎麼跟我從前所見差那麼遠呢?好奇怪!

「不奇怪!」彭彥鳴老師替我解惑︰「因為妳越學越深,當然和初期認知有差別啦。」

老師的話,讓我想起宋代禪宗大師青原的故事,他自述說︰三十年前未參禪時,只看到事物的單純表象,見山是山、見水是水;等到添了見識,發現很多事物和早先認知迥然不同,變成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及至領悟得更深,到了豁達圓融、返璞歸真的境地,不復拘執於事物外形時,見山仍是山、見水仍是水了。

原來,我已走入禪師所說的第二層境界,不再佇立山、水外圍遠觀,而是走進深處探異玩奇,難怪每次上課,都彷彿劉姥姥進大觀園——大開眼界而驚奇連連了。

「沒有好的體位,就沒有好的舞蹈。」彭老師堅持這項理念,因此上課的第一件事,必是檢查站姿。往往他一開口,就嚇我一跳,因為他總是說︰「妳沒站好」。

怪了!我都有抖擻起精神,挺直著腰桿,怎麼會沒站好呢?當老師說出我的毛病︰「脖子短了」、「頭太低了」、「肩膀聳起來了」、「小腹收得太少了」……,才知道自己有很多缺點,真的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啊!

老師費心盡力地節節上課節節調,情況逐漸獲得改善,可是我仍沒法像老師一上場便立刻抽高許多,彷彿一棵竹子般挺拔不群,使本來跟他差沒多少的我,瞬間矮了好大一截,我滿腹狐疑︰老師能夠瞬息變化,是使了魔法嗎?

「我只是借到地板力量,由下往上長而已。」老師揭開魔法的神秘面紗,邊說邊示範,怕我看不懂,又叫我用手觸摸他身體用力的部位,真奇特呀,那看似平靜的皮膚底下,一點也不安靜,眾多的肌肉、骨骼、關節,環環相扣、層層疊高,彷彿石灰岩地形裡的潛流,雖然地表上看不見了,卻在地底奔騰,一直向前行。

「懂了!懂了!」我恍然大悟,以前僅憑目斷意測,很難深知原委,不僅不明白體內哪些部位該動、還會目測錯誤,動錯地方,甚至倒果為因,實在錯得厲害!不過初學跳舞的人,先模仿老師外形比較容易入門,現在的我已略有基礎,因而老師開始傳授我進階的功夫——「內功」了,真開心。

依著老師的方法天天練習,有時想「塑身」這麼久,這次應該能過關了吧?誰知只要老師伸手對我一碰、一拉、一戳或一拔,我就馬上變了身——更高、更挺、更美,這才醒悟自己所學淺薄,進步的空間還很大哩!

前人說「流汗播種的人,必能歡呼收割。」日深月久以後,效果終於顯現了,身體宛如得到春雨浥注的小河,水緩緩地漲起來了,從腳漲到踝、小腿、膝……,一直往上漲,漲到背時,似乎擴張成一面大帆,倏然感到身輕體健、神清氣爽,與從前的沉重相比,不可同日而語!

老師看到體位調整得差不多了,接著教恰恰基本動作,因為他幫我編了一隻好看的綜合舞——探戈做前導、恰恰隨後登場,所以恰恰是這段學習時間的主要課題。

檢視我的基本步之後,他說「2、3」沒問題,我不禁喜上眉梢, 接下來的話卻叫我傻眼︰「4&1的夾腳有問題,因為妳會上身向後倒,人往下墜,變得好矮。」那該怎麼辦?幸好老師開給我一帖藥方︰「夾腳時,前後步距大一點,移動腳向側多一點,雙膝一碰到就彈開,不要死扣不放。」改用新跳法後,果然變得身高腿長,神彩奕奕,而且由於移動腳夾得較側,腰部反轉幅度大,回轉的力量隨之加大,下一步出腳便能又快又直,展現出恰恰乾淨俐落的特色,又因腰部轉度大,行走起來,更加婀娜多姿,一舉三得,太棒了!

老師覺得基本步訓練已久,可以試著配上音樂,豈知音樂一放,壓力好大,不但走得東歪西倒、動作掛一漏萬,還越走越慢,窘態畢露,心裡盤算著︰趕上音樂要緊,其它的事兒不管了,飆出去啦!

風從耳邊吹過、景在眼前掠過,正在享受速度的快感時,耳中傳來老師的急聲呼喚︰「回來!回來!」折回老師面前,他問我︰「妳跑得飛快,還是落在音樂的後頭,知道原因嗎?」不知道啊,知道就不會這樣了。

「因為妳少做一個a——把移動腳的髖骨向外翻轉,與支撐腳的髖骨對拉打開。」

他帶著我一遍遍地做「a」,並且規定把「a」加在每一個「&」後面,如此一來,動作從一拍兩個變成三個,已經很難跳了,老師還把拍子吟哦得抑揚頓挫、有韻有味,像唱歌一般,好聽是很好聽啦,但要我合拍而跳,更加困難。我暗自發愁︰這麼細膩,要怎麼跳啊?

不得已,鼓足勇氣問老師︰「可不可以省掉『a』?」他毫不動容地拒絕︰「不行!妳要進階。」並且嚴格執法︰沒做或做少了——偷工減料,不行,重來!用力多了——斧鑿痕跡太重,不行,也重來!

我乖乖地遵循師訓,全力以赴,練熟了以後,才驚喜地發覺︰多了反拉這一個小動作,肌肉的交換變得很靈活,除了追得上音樂,還有餘力做肢體的表現,對於能夠把老師教的漂亮手勢一一派上用場,尤其興奮。回想當初請求老師省略「a」的舉動,好幼稚!好無知呦!

有一天,老師語出驚人地說︰「妳不夠大!」我知道啊,本來就不是人高馬大型,何必特別提醒我呢?

老師見我愣住,趕緊解釋︰「不是說妳長得不夠大,是說妳沒把身體膨脹起來,像個充滿氣的球般均衡飽滿。」哦,此「大」非彼「大」我誤會了。

明白了「大」的真義,我凝神聚氣,身體盡力向外擴張,直到再也無法增加一分為止,老師竟然還說「不夠」!要再把身體對拉開——上與下、左與右、前與後、左髖骨與右肋骨、右髖骨與左肋骨、支撐腳與頭、手與胸……。要拉到這麼多地方呀?莫怪老師的身形總是那麼遒勁矯健,像一根滿弓的弦。我決定跟老師比美,拼命地拉、死命地拉,拉到分筋錯骨時,才瞥見老師點了點頭,我一鬆口氣,身段才放下,立即覺得腰酸背痛,氣脫委頓,愛美的代價很大咧!

我真的超級愛美,只要看到老師的曼妙身影,就心癢難熬,迫不及待地仿照,結果總是東施效顰,不由得氣餒萬分。老師叫我不要急,練習時慢慢地做,一個動作用十秒、三十秒或者六十秒做完都沒關係,重要的是要像一朵花,把含苞到盛放的過程,讓人分分秒秒都看清楚。

聽從老師的話,口中數著︰「1、2、3、4、5、6、……」放慢每一個動作,像是繪製細膩的動畫,過程不粗糙了,姿態自然變美了,由此我知道了一件事︰優秀的舞者,也是優秀的動畫師。

常聽人說︰「女生要會跟隨」,我一向把它奉為圭臬,彭老師卻說雙人舞最理想的狀況是「對應」,所以不要我「跟隨」,而是要做好女生的工作——既能跟他同步,又能跟他抗衡,使兩人之間同時保持協調的美感與動人的張力。如果太順從男生,除了自己站不穩,還會害男生歪倒,因此女生要表現出「個性」,例如︰當他帶領我往前時,我要「欲去還留」,故意在原地磨蹭一下,甚至滑個手機都可以。

我本來在認真思考老師說的話,及至聽到他拿手機作譬喻,忍不住噗嗤一笑,這麼時尚又生活化的譬喻,太有趣了。

把舞蹈和生活融合,這樣靈活幽默的教法,課堂中俯拾皆是。

跳到紐約步,兩人手相接時,老師突然問我︰「妳會打蚊子嗎?」奇怪,跳舞和打蚊子何干?「妳是不是要全神貫注、提胸縮腹,慢慢張開手掌,蓬鬆卻又緊實,才打得到蚊子?我就是要妳把這樣的手給我。」喔,瞭解!

為了增加我的反應能力,老師上課跟我玩遊戲︰「咕咕雞」——一人張開手掌,另一人用手指頂住對方掌心,兩人都準備好了以後,掌去捉指、指要閃掌,最後看是掌捉到指,還是指閃開掌;我們還玩另一種遊戲——互握對方手掌,只留大拇指能夠活動,誰先壓倒對方的大拇指,誰就贏了。

嘻笑玩樂之中,不知不覺時光倒流了,我又回到快樂的童年時光,感覺好幸福。

老師常說繞口令︰「動的不動、不動的動。」為的是要加深我的印象。

起先我莫名其妙,經老師解釋,才茅塞頓開,知道了跳舞時,身體要隨時因不同的動作而微調,比方說「頭」,行走時,一定要微調到重心腳上,有了這小小移動,人才能垂直平正,如果真的紋風不動,反倒扭頭折頸、怪模怪樣了。

新舞序中,有一組高難度動作,讓我對這個道理體會最深——舞者的身體始終在微調,別人看起來卻是一派輕鬆,好像甚麼事都沒做。

首先,我要右腳金雞獨立在老師身前,維持住平衡狀態;接著,身體往後傾斜45。,只有左肩和他的右胸、右腰和他的右手連結,這時我不但不能腰軟臀垂,還得反向撐得更高、更直,變成一根棍子,頭略轉左;然後,老師支撐著我的身子急速向左轉圈,我不斷微調全身,以便和他形影相隨,於是,我倆像圓規一樣——我是針尖、他是鉛筆,共同畫出了一個漂亮的大圓。

舞步學會了,老師考我︰「妳滾動肩膀時,心裡在想甚麼?」「為甚麼要用手指我?」「走在男生前面時,有沒有回頭挑逗他?」……。見我迷忽忽的表情,乾脆直接開示︰「做一個動作,就像說一句話,要清清楚楚表達自己的想法,跟舞伴或觀眾做雙向溝通。」

老師解說一段舞序,我眼前便出現一幅圖畫︰小女孩撒嬌的、小男生調皮的、兩小無猜的、追逐嬉戲的、少女思春的、少年慕少艾的、女王威風凜凜的、和觀眾熱情互動的……,越聽越陶醉,原來老師把這隻舞編得這麼曲曲折折、風風韻韻啊。

聽著、看著、看著、聽著……,逐漸體會到一個道理——思想感情,才是舞蹈中最可貴的珍寶。有了它,舞蹈才有靈魂;有了它,舞蹈才有生命;有了它,舞蹈才有趣味。

這段日子裡,彭老師一次又一次顛覆我的思維、增廣我的見聞、改變我的跳法,幫我拾級而上,一路雖然艱苦備嘗,但正如老師說的︰「每過一個難關,就像浴火重生一次。」經由無數次大破大立,無數次浴火重生,很高興現在的我已進入新境界——「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了。

-------(全文完)-------